晚報訊 昨天上午8時,副市長張銳做客青島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道,就市民關心的如食品衛生、農貿市場管理與改造以及菜農進城賣菜難等問題,通過“12345”市長公開電話和“85701616”新聞熱線與13位市民進行了對話交流,當日“12345”和“85701616”兩條熱線(各四部電話)共接聽電話131個。
食品變質由工商受理
買了過期食品怎么辦?哪個執法部門可以幫消費者維權?……對于這些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卻極容易被混淆的“細節”問題,張銳解釋說,按照目前安全監管的要求來看,市食品安全監督局負責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其中,生產環節是由質監局來負責,這主要是指工業生產;流通環節是由工商局來負責;消費環節像飯店是由衛生部門來負責;種植、養殖業分別由農業部門和畜牧部門來負責。如果在商場中購買的食品變質了,按現在的分工應該由工商部門來負責。
居民小區建商業中心
繁華的農貿市場給老百姓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困擾。有市民提出“農貿市場的經濟利益和百姓的利益產生了矛盾”,對此,張銳表示,商業和老百姓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肯定會產生一些矛盾,但怎么樣能夠處理好這個矛盾才是關鍵。張銳說,現在政府對商業的規劃分三級商業中心,市一級、區一級和社區商業中心,主要矛盾是社區商業中心和居民樓是連在一塊的,而從長遠規劃來看,新的規劃是居民小區當中有商業中心,但是社區商業中心和居民樓又不是在一起。老地方的改造問題,現在進行的主要是把擾民比較大的一部分商業遷出來,比如像飯店、練歌房等。
規范商場高額進店費
針對有市民反映大商場收取高額進店費的問題,張銳明確表示,商務部正針對大商場收進店費的問題,起草一個規范性的文件。目的就是對其商業行為進行規范,增加透明度,如果要收費的話,必須公開、公正,按照正常的商業經營的規范來進行。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市政府現在也正在進行調研,盡快出臺一個規范性的文件,希望企業和老百姓都能給予支持。
青島飯店年底改造完
“中山路商業街改造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有市民大膽提問。對此,張銳誠懇地表示,中山路改造比較復雜,2008年前改造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張銳解釋說,一個商業街的改造不是把舊房子改成新房子,或者把舊房子經過粉刷一看變成好看的房子,商業街因此就能繁榮起來。我們改造的目的就是讓商業街重新振興和繁榮,現在看中山路改造工程量比較大,投資也比較大,如今進展不快,主要還是受到資金的困惑。
張銳說,前一段市委市政府改造兩塊,一塊就是18號地塊,就是青島飯店這一塊,一塊是9號地塊,就是百盛南邊這一方。改造18號的目的主要是在加強基礎設施方面有所動作,拆遷完了之后主要建停車場,為中山路的商業街配套。再就是建一些文化設施,主要是書店、電影院、劇院和一部分特色餐飲,因為拆遷的面積比較大,這幾塊基本上就占滿了,預計今年年底18號地塊的改造就可以完成;9號地塊原來規劃設想是搞一個停車場,同時上面搞一個小公園,但在以后的具體論證當中,這塊地方主要還是修建停車場。(記者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