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青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若干規定》自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迄今已有十余天,近日記者采訪我市公證、房產等部門和“老年人維權熱線”時卻意外發現,雖然老年人對財產公證、維權等法律意識已逐漸增強,有關部門也對房屋等財產分配嚴格把關,盡可能避免不肖子女“鉆空
子”,但還是有不少老年人在家庭贍養、房屋歸屬、子女約束等方面吃虧不淺。
市北區開通老年人維權熱線后,咨詢電話便一直響個不停,可工作人員在接聽電話時卻吃驚地發現,多數來電者竟是老人的子女,他們或因住房、財產繼承等與老人產生糾紛,或因兄弟姐妹間分割老人財產不公前來“告狀”……這讓工作人員也感到陣陣心寒。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幾天前有位老人的女兒打電話氣呼呼地說,她有三個兄弟姊妹,都不贍養老人,還把老人趕出家門。然而,當工作人員質問該女士自己為何也不盡贍養義務時,她竟“理直氣壯”地說:“因老人的房子現在歸二兒子,理所當然應該由二兒子來贍養,與自己無關。”如此一番強詞奪理,令人哭笑不得。
“按新實施的《規定》,我們鼓勵和支持老年人自愿與其子女及其他親屬就贍養義務的履行簽訂家庭贍養協議,并依法進行公證;對于房屋未經允許過戶的情況,老年人也可到居委會求助社區律師。”頻頻為老人“支招”的工作人員再次善意提醒:對于贍養、住房等涉及自身權益的問題,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早做打算,更不能怕“家丑外揚”而忍氣吞聲。
隨后,記者在采訪市第二公證處時也了解到,在該處一年來所受理的民事公證中,有1/4就涉及到老年人和子女的繼承、遺囑公證,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與子女辦理房屋贈予、同住人協議公證等,這些公證在條款中均有“老人保留居住權”的字樣,以保證其自身的合法權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愿以法律保護自身財產、養老及身后事宜。”公證員祝長榮告訴記者,今年前來辦理繼承、遺囑公證的老人大幅度增加。(記者
張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