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海信工業園(傅學軍 攝)
一個大項目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連起一條產業鏈,形成一片產業群,打造一
個產業基地———一脈相連大項目
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和青島經濟自身發展的實踐,使市委、市政府在近兩年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經濟建設中,在推進青島加快邁向國際化、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在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條越來越清晰的理念和思路:
一個大項目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連起一條產業鏈,形成一片產業群,打造一個產業基地。
“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按照這一理念和思路,近兩年,青島市以積極推進大項目建設為手段,致力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陸續上馬了一批符合國家產業主導方向的大項目,有力地推動了電子信息、石化、交通運輸設備、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和石化、造船、汽車、家電、電子、港口六大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推動了青島制造業基地的建設進程。
一
去年以來,青島以四大工業基地和六大產業集群建設為著力點,加快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并在各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7月,青島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中船重工的“六廠四所”———武漢重工鑄鍛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機廠、武漢船用機械廠、重慶齒輪箱有限公司、陜西柴油機廠、武昌造船廠以及725研究所等一大批配套工廠、科研院所以及品牌企業,開始主動向青島轉移,拉開了海西灣造船業向集群化發展的序幕,引發了強烈的產業集聚效應。
12月,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開發區簽約,開始聯合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基地。
今年以來,更多的大項目進入青島人民的視野:海灣大橋(北橋位)、青島發電廠熱電聯產工程、區港聯動試點工程方案、海信GSM手機和即墨風電場特許權獲國家審批或核準,灣口隧道項目核準報告正在編制,青鋼寬厚板項目已選址,濟青高速南線、機場國際航站樓、青銀二期等工程建設全面展開,與上汽、一汽、香港駿馬簽署了合作協議……
一季度,青島與寶鋼簽署擴大合作備忘錄,開啟了雙方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合作的大門;青島與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中國化工集團與青島黃海橡膠集團實施全面戰略合作;中海油斥巨資打造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島制造基地奠基,在一個極高的起點上豐富著青島制造業的結構……40個產業集群項目進展順利:市南軟件園、澳柯瑪二極管、前灣港三期5號碼頭等3個項目已部分投產;廣源發5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海西灣造修船基地修船塢、中集專用車、威伯汽車、福倫電子、LG手機等6個項目上半年將竣工投產
;海爾膠南工業園、泰科電子、曲軸等3個項目已破土動工;大煉油、低速柴油機、船用機械、申沃客車等4個項目近期將開工建設;特種汽車、麗東化工和港口建設等項目的建設和前期工作正在加快進行……
二季度伊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武漢重工鑄鍛公司船用大型柴油機曲軸項目在海西灣奠基。這個由國防科工委批準立項的項目,是造船工業中的重要關聯項目,投資額約2億元,主要在海西灣建設船用大型柴油機曲軸總裝及精加工生產基地。它的落戶,標志著青島在打造船舶產業集群方面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
這些正在青島生根、發芽,符合國家產業主導方向的大項目;這些一字擺開,相互補充、互相促進的大項目,不僅將進一步增強青島的核心競爭力,加速青島大工業進程,同時,也將對青島現代產業鏈條的構建和完善,對強化青島的制造業基礎發揮重要的龍頭作用。
中石化1000萬噸大煉油、麗東化工、國家石油儲備基地、LNG等石化產業集群龍頭項目的相繼落戶和建設,中國化工集團與青島黃海橡膠集團的全面戰略合作,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大型石化及深加工企業聚焦青島,使得青島石化產業集群大發展的態勢凸現。
一汽、上汽和美國通用等大型汽車集團與青島市的全面合作,青島中集專用車、北汽福田挖掘機項目
、美標威伯科汽車控制系統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加緊建設,平度和膠南兩個汽車零部件產業區、特汽工業園以及機車車輛零部件制造基地的順利建設,加之一批零部件企業也正隨整車發展加快向青島集聚,有著良好基礎的青島汽車產業集群,近期將有較大突破。
新引進的新都理光等電子項目,與海爾、海信、澳柯瑪集團上馬的一批大項目,正在使青島電子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因此,前不久,青島與北京、天津、上海等8個城市和地區一起,被國家信息產業部命名為首批“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三
在大項目帶動下,青島大工業進程明顯加速。
2004年,青島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突破2100億元,產品銷售收入突破3300億元,利稅突破210億元,利潤突破100億元,實現了跨越性的“四大突破”。
在大項目帶動下,青島正逐漸告別數十年來“以輕紡工業為主”的城市代稱,昂首邁向快速增長期的重化工業時代。
2004年,青島重化工業在汽車、鋼鐵、化工等制造業快速增長的拉動下迅猛發展,一舉打破了輕重工業比重多年在70%:30%左右徘徊的局面,重工業在全市工業中的比重以及對全市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開始逼近和超越輕工業。有關專家預測,到2007年,青島重化工業比例將提高到60%;到2010年,將提高到65%。
據初步預計,到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將達到6800億元左右;到2010年,將達到1萬億元。那時,以大煉油為龍頭的石化產業集群,以一汽集團、上汽集團等為核心的汽車產業集群,以北船重
工等企業為核心的造船產業集群,以海爾、海信、朗訊、LG等企業為核心的電子產業集群,以海爾、海信
、澳柯瑪等企業為核心的家電產業集群,以前灣港為核心的港口產業集群等六大產業集群,將挑起青島工業的大梁,產值比重占到全市工業的70%左右,使青島成為重要的現代化國際制造業基地之一,并將向著
更為高遠的目標邁進。(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