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領銜和承接國家級重大項目,是提高城市科技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2004年我市爭取國家級重大項目實現新突破,國家深海潛水器基地等一批“國字號”落戶我市,為波瀾壯闊的科技畫卷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國家深海潛水器基地落戶,以此為基礎將在青建設中國深海科
技城。目前項目建設已經啟動,并報國務院審批,預計總投入將達15億元。“深海載人潛水器”專項計劃完成后,我國的載人潛水器技術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維護國家主權、進一步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取得實質性進展,海洋領域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開始在青籌劃建設。去年年底,我市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審查,并在京順利完成了答辯,現正等待正式批復。
城陽區一舉捧回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區兩塊含金量頗高的“金牌”,開發區也入選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區;落戶青島大學的青島市纖維新材料與現代紡織重點實驗室成功躋身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行列;青島與英國南安普敦海洋中心合作、中加科技園區建設“升格”為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海爾信息產業園、海信軟件產業園雙雙列入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青島軟件業形成“一市四園”的全新格局。
此外,我市爭取科技經費再創歷史新高。據統計,2004年我市從國家科技部等中央部委落實科技項目經費超過7億元,涉及國家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29項。國家“863”項目172項,占全省的近8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2項,占全省比重超過40%。我市爭取重大科研項目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極具含金量的“國字號”,不僅帶來了規模可觀的科技經費,而且在國內樹立了青島科技的嶄新形象。重大項目在青落戶,為科技產業化和產業科技化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前沿技術的研發水平,縮短了與國際高端的差距。(本報記者
張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