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華電青島發電公司采用“綠色技術”回收粉煤灰和減少污染物排放、青鋼創造了“四大閉路循環”、青啤二廠將循環利用融入生產的每個細節、青島鳳凰印染集思廣益開展循環經濟試點、青島堿業改變生產工藝達到了廢物的“零排放”、黃海橡膠采取措施節能降耗、青島石化利用一套套環保
裝置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在青島,還有一批企業像上述這幾家企業一樣,率先叩開了“循環經濟”的大門。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已成為青島眾多企業的共識。
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自2002年我市在企業層面開展以推行清潔生產為主的“小循環”試點以來,一批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實踐循環經濟理念的先進典型不斷涌現,除本報最近開辟專欄報道的幾家典型企業外,青啤一廠、青島海王紙業、青啤四廠、青島恒生源集團、青島酒廠、青島瑯琊臺酒廠、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青島金合養殖股份有限公司、華東葡萄酒廠、嶗山玻璃公司、萊西萬福集團等40多家大中型企業在環保部門的幫助下也有意識地嘗試開展了循環經濟,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些企業在試點中,或是通過工藝革新設法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或是通過技術改造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物料,而更多的是借助開展循環經濟試點之機進行企業廢水治理循環回用、工業廢氣治理的升級改造,以此來促進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據初步測算,這40多家企業通過開展循環經濟,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達到了十多億元。
據介紹,目前青島企業開展循環經濟的熱情非常高漲,尤其是本報的一組循環經濟典型報道亮相后,青島罐頭食品廠、海晶化工、澳柯瑪集團、麗晶大酒店等許多企業主動找到環保部門,要求把自己列入試點單位,跟環保部門合作開展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在環保市北分局和四方分局召開的循環經濟座談會上,許多大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要盡快嘗試發展循環經濟。
但是,青島企業的“循環經濟”之路才剛剛起步,任重道遠。市環保局人士認為,企業當務之急是要轉變發展觀念,拿出切實的發展舉措,使發展“循環經濟”從概念變為現實。下一步市環保部門還將強力推進循環經濟在企業層面的試點工作,初步想法是找出各行業的典型,發
揮示范帶動作用。主要是以華電青島發電公司為代表,將熱電產業帶起來;以青啤二廠為代表,把釀造業帶起來;以海爾、澳柯瑪、海信為代表,把整個家電行業帶起來;以青島港集團為代表,把交通運輸行業帶起來;以青島石化、青島堿業、黃海橡膠為代表,把化工行業帶起來;以青鋼集團、一汽青島汽車廠為代表,把制造業帶起來。另外,還要利用今年全市25家規模以上企業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的機會,在這些企業推廣循環經濟。
“參與的企業越多,循環經濟就越好推廣,取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越大。也唯有此,青島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才會更為強勁、更為健康、更具可持續性。”市環保局人士如是說。(本報記者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