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篇:收放之惑
代表人物:孫宏斌、王文京
孫宏斌悠然自得地從順馳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才40歲出頭!叭ツ晁幸话氲臅r間在美國!表橊Y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如何能讓自己從權力的巔峰退出,同時不
會對企業(yè)造成影響,又不失去對于企業(yè)的控制?可能是中國眾多企業(yè)家心中困惑的問題。
而孫宏斌的一句話可能會令你有所啟發(fā):“在順馳,沒有職業(yè)經理人的概念。”孫解釋道:“在順馳,我們不提管理團隊,只說領導團隊。我們各個項目負責人的權力都很大,都是真正的領導人!
然而,有人更愿意把權力握在自己手中,用友軟件董事長王文京便是一例。對于前度何經華的離職,曾有媒體作過如此評論:“王文京和國內不少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對控制權極度看重,盡管對何以禮相待,他也從未真正實現(xiàn)放權,這讓何經華始終在公司內外扮演著首席運營官和公司內最高層銷售員的角色!
不管怎樣,正像東方財富研究中心董事長楊中川所說:“如果想開了放權還是收權,那就是真正的四十不惑了!
點評
40歲,幸運的一代懷疑權威
我們曾經作過代際分析,將現(xiàn)在40歲人稱為幸運的一代。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而這種先天機會上的優(yōu)勢,我們稱之為幸運。
人都有獲得權力的愿望。但是人們獲得權力的方式卻是不同的。有人重視原則的力量,會讓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團結在你周圍;有人看中報酬的力量,認為回報可以影響他人;有人認為知識、信息可以影響他人,這也是一種力量。
我們比較過其中一種力量,叫做合法的力量,或者權威的力量。權威的力量會被今天50歲的人尊崇。但是40歲的人對權威的力量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他們更希望用知識的力量,原則的力量去影響別人。而后面30歲人,我們稱為幸福的一代,他們則更產生了反權威傾向。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對于兒童犯了錯誤的態(tài)度會影響一個人的權謀。如果一個兒童因為畏懼家長的懲罰,而做出種種避免被懲罰的舉動,那么他的權謀訓練就會得到增強。反之,兒童做錯了事情不會受到嚴厲批評,那么他會失去鍛煉權謀思維的機會。而這種權謀的訓練,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發(fā)展。
壓力篇:有陰影才知道陽光
代表人物:胡旭成
多年的職場生涯,胡旭成的角色幾次變換:從研究機構的科室主任,到外企的高級經理,再到獨當一面的公司老總。最讓胡旭成難忘的是1993年,他幫助荷蘭國際集團北京基金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時候。當時的胡旭成既沒有足夠的金融和法律知識,也沒有良好的公共關系資源。
一次偶然的談話給了胡旭成啟發(fā),“當你看到自己陰影的時候,朝相反的方向望去,你會發(fā)現(xiàn),那是照著你的一片陽光。別人有的資源和能力,我沒有,沒關系,我腳踏實地的模仿。”在他看來,人不需要老是糾纏于一時的得失,“那只會捆住自己的手腳。”
點評
40歲,高壓癥候群學會自我調整
在成王敗寇的商業(yè)環(huán)境里,企業(yè)家的壓力都很大,決策的壓力,完成目標的壓力,被下屬和家人理解的壓力,與他人分享的壓力,如此種種。北師大心理系副教授張西超認為,這其中,中年企業(yè)家更是高壓人群。
如何讓生活和工作輕松起來?張西超認為,最重要的是放寬心態(tài),學會自我調整。業(yè)余時間多找朋友聊天,多做放松運動,有空再沉下心來讀書,都是自我調節(jié)的好方法。
體力篇:英雄“氣”短時
代表人物:王石、王維嘉、俞渝
“Very
Good!”王石舉著大拇指,轉來轉去,逢人就是這句話。眾人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一支亮得晃眼的湯勺固定住王石那根脫臼的大拇指。第一次滑雪,他興奮地滑了2個小時,全然不顧手指受傷。
“不是死在山頂上,就是死在山腳下!蓖跏┎灰郎礁灰V皇牵@種境界是疾病催生的。1995年,王石的腰椎上長了個血管瘤,壓制左腿神經。一旦血管瘤破裂,可能導致下半身癱瘓。向往雪山的王石決定冒險。
力不從心的一群
兩塊些微隆起的胸肌,沒有啤酒肚,沒有贅肉,張朝陽表情清高而憂傷。40歲男人的肉體雖然用力繃緊,已掩飾不住松懈。登珠峰時,他的力不從心已經暴露無遺。
和10年前相比,美通無線總裁王維嘉感到體力已不太一樣。以前下午從美國坐飛機,凌晨到北京,可以直接從機場到公司,F(xiàn)在也可以這樣做,但一般是睡幾個小時再工作。去年爬山,爬了7個小時,但不像過去那么輕松了。
焦慮的一群
腸癌晚期并發(fā)肺部感染。王均瑤的所有器官敵不過這十個字。他去世后,富豪們紛紛走向醫(yī)院做體檢。
當當網CEO俞渝曾被醫(yī)生檢查出的“腎上有疑似腫瘤”嚇得心驚肉跳,并為此生平第一次看了心理醫(yī)生。她曾說:“做企業(yè)的人都比較容易忘我,在體檢前我就曾感到過身體不舒服,當時也不是忙得沒時間去做檢查,只是天天想著當當的事,把健康拋在了一邊!
高強度的一群
“其實這就是優(yōu)勝劣汰!蓖蹙S嘉說,“和普通人相比,平均來講,企業(yè)家的身體是比較好的。他的體力和能量要高一些。這是一個自然篩選過程。如果小時體弱多病,對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無法勝任,無法面對精神上、時間上的挑戰(zhàn)。所以企業(yè)家一般都是精力特別旺盛的,不然做不了這事。”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