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 房價博弈與盲人摸象
地產是否存在泡沫,房價是該升還是該降,參與討論的各方各執一詞,自說自話,如同盲人摸象。在參與市場討論的各方之中,對房價影響最大的,是政府、國內外炒房資金和地產商及研究者。
筆者認為,政府做多,房價必定大幅向上;政府大幅做空房
價,對政府不利,經濟增長缺乏火車頭;房價的小幅調控亦有技巧。但如果聽之任之,最后只會套牢除游資外的所有參與者。
底牌
從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如果想讓房價上漲,可以采取收緊“地根”、提高土地價格、降低銀行存貸款利率、抬高業主購房貸款門檻、讓人民幣持續升值、減少經濟適用房開發量、縮減銀行對開發商的貸款,以及其他增加開發商成本的辦法。反之,則可以采取相反的辦法。
2004年上半年政府實施宏觀調控以來,一方面將開發商自有資金比例提高,另一方面縮減銀行貸款,后來又收緊“地根”,再微微上調利率,這一系列政策,不可能將高位的房價打下來。
政府推高或打壓房價,一定是以不引發社會問題,不導致金融風波,不引起中國經濟的大起大落為底線。
只要市場環境允許,地產商一般不會主動調低房價。利益驅駛地產商擴大開發規模,提高房價。他們可以制造各種題材和概念來使房價持續走高,并在銷售時制造繁榮的假象。地產商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信息不對稱掙大錢,另一方面,他們還可以通過業界的整體力量,通過同媒體的關系制造輿論,來影響政府決策。比如去年政府在房地產政策方面的反復,就是一些大地產商作用的結果。在中國,地產商對市場、傳媒和政策的影響不可低估。
他們的底牌是,做房地產還有錢可賺,再就是不引爆銀行貸款風險。
海外游資,特別是那些坐擁數百億美元的基金,無孔不入,尤其擅長制造輿論,甚至調動國外政要。他們慣常的做法是大規模炒作,跨市套利。他們可以同時在期市、匯市、股市、樓市操作,并同時在中國香港、上海、深圳股市及其他大城市樓市炒作,同時炒作中國股指期貨。他們可以在一個市場受損,而在另外的市場上大掙其錢。他們正同國內游資一起,推高上海房價。在房價上漲方面,他們與房地產商的利益一致。游資的性質,決定了他們的底牌是,可以通過大幅度推高或打低樓價,大幅打低股指或股指期貨,引爆銀行貸款風險,影響政府的決策。
在這場博弈游戲中,銀行比較被動。他們可以通過加大貸款力度或提高貸款門檻來參與市場,控制自己的風險,取得利潤。但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一旦房產大幅貶值,銀行注定要承擔風險。銀行的底牌是房產抵押和貸款安全。
從目前參與博弈的各方來看,主要是政府與中外游資之間的博弈,但是這一博弈牽扯到各方。一旦某方利益受損較大,那么他們就會自動參與進來,并且出現從暗中使勁向明里叫板的轉變。
抉擇
其實現在的市場形勢已經很明朗,房價走勢關鍵取決于政府。那么政府會如何出牌呢?
筆者認為,政府可以有四個選擇:
第一,順應國際游資,選擇人民幣升值。這里有兩種方法,一步到位或逐步溫和升值。一步到位升值,國際游資立馬套利走人。樓市跌,股市跌,但都跌不太深。當然,如果房價跌勢時間較長,幅度控制不好,那么樓市就有可能陡然轉勢,形成類似于車市的狀況。到那時,本輪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就全部關閉了,中國經濟將陷入一個低谷,重新出現通縮。
如果逐步溫和升值,海外游資將愈來愈多地涌入中國。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政府不會這樣出牌。
第二,政府采取其他辦法打壓樓市價格。比如再度升息,擴大土地供應,擴大經濟適用房供應量,放寬經濟適用房購房限制,放寬單位建房、集資建房、個人建房限制。但這類辦法亦有局限,一是對游資比較集中的高檔房影響較小,二是較難把握房價的下跌幅度,做到既適當打壓房價,又不致關閉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在此情況下,游資會選擇兩種辦法應對,一是你打壓你的中低價房,我拉我的高價房。二是順勢大幅打低房價,將火燒到銀行房貸,逼政府出利好政策。這是一種玩命的做法,游資自己首先會虧損,待政府出臺利好后,博弈仍將持續。這種對局一時分不出勝負。另外,中低價房能否打壓下來,還得看地產商的選擇。從利益 的角度看,地產商一開始會死扛,直到政府再度出臺利空政策。
如果政府選擇連續升息的話,游資既可以大幅打低房價,將火燒向銀行,又可以大幅打壓股市。
第三,政府可以選擇其他方法推高房價。但這樣的結果,游資仍可以從房價上漲中得利。如果房價長期上漲,幅度過大,就會將問題積壓下來,直到最后的總爆發。這一辦法對游資和地產商合算,對政府而言,這種選擇較為不利,社會輿論會給政府造成不少負面影響。
所以,政府不會輕易選擇這種政策,特別是那種使房價快速上揚的政策。
第四,政府可以選擇讓樓市在高位小幅盤整的辦法,漲小,跌亦小。這樣既不至于關閉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又不至于掉進游資所設下的局。但游資們肯定還會借助大家相信人民幣升值的時候,選擇時機推高房價。另外,政府在信息、決策等方面的滯后性,決定了政府的反應總是滯后于市場。因此,政府和游資之間還會有背水一戰。
所以,政府要么讓游資立即獲利出局,要么選擇高位橫盤,小幅上漲或小幅下跌,將大戰時間拖后;蛘咭揽繒r間的力量,逼游資出局。這雖為一著險棋,但卻是政府最好的選擇。以靜制動,靜觀其變。
而從游資豐富的實戰經驗看,他們不會大幅度虧損離開。故而仍會繼續拉高房價,在此情況下,開發商會利用信息優勢小幅推高房價,政府想達成的穩定局面依然面臨挑戰。
一旦當房價拉高到超出大家容忍的范圍時,政府就會打出人民幣匯率以外的組合拳來打壓樓市,房價就在這種游資和地產商做多、政府做空中向下。只要幅度不太大就是一個較好的結果。如果政府出臺的政策較為激烈,引發樓市大幅向上或大幅向下的話,結果都會是災難。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