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新年伊始,從城陽區科技大會上傳來喜訊,城陽區接連獲得了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及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區的殊榮。這是城陽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實施科技興區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成果。 作
為青島市北部工業中心的城陽區,近年來,在發展區域經濟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進科技創新能力等措施,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保持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實際工作中,城陽區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區頒布的推進科技發展的政策法規,以促進“知識創業、人才興業”為目標,從政策環境、工作機制、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行科技管理和服務創新。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了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幫助區內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上進行全面整合,實現企業素質特別是創新素質的全方位提升和擴展。完成了區科技信息網站(域名為www.cy-kj.com)建設,并通過該平臺為區內企業提供了對口科技信息2500條以上,舉辦產學研對接會30余次,組織申報批準民營科技企業20家。
同時,創新做好科技計劃和成果管理。變“被動篩選”為“主動設計”,抓準一批好項目,使科技項目的最終目標更多地落實在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上,真正使科技推動經濟。截至目前,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0項,有8項已被列入國家級計劃,有26項已被列入市級計劃。另外,還創新地做好科技獎勵工作。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17項,申報青島市引進轉化高新技術成果獎勵6項。經過認真審查和評選,評出了2004年度城陽區科學技術獎15項。去年1———10月份,全區專利受理量達到181件,累計達到1262件,有6家企業被認定為“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
城陽區還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環境建設,制定下發了《城陽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建立了全區科技進步獎和科學技術最高獎,引進了國家動物檢疫中心、國家725所和青島海洋化工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省、市級科研機構。
站在更高的起點,城陽區領導深刻認識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在抓好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創建工作中,城陽區建立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決策服務機制,著力突出“三個協調”,力求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統一。雞年新春,城陽區又召開了全區科技大會,為進一步建設島城科技強區再鼓勁,再繪宏圖,全區新出臺了《關于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要用5-10年時間,將城陽基本建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運轉協調、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使城陽區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最具科技創新活力的特色區域之一,到2020年,全區科技創新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5%以上的發展目標,使“科技城陽”成為一塊熠熠生輝的品牌。(本報記者錢卓通訊員吳德明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