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號”成功登陸土衛六表面示意圖
本周可以稱得上是人類宇宙探索歷史上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周。先是1月12日星期三那天,美國航
天局的“深度撞擊”號航天飛船發射成功。1月14日,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由世界最強大的宇航力量———美國宇航局、歐洲宇航局和意大利太空總署聯合開發的土衛六探測器“惠更斯”號在“蟄伏”了7年之后,將脫離母體“卡西尼”土星系統探測器,登陸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
北京時間14日16時13分,“惠更斯”一頭扎進翻騰的土衛六大氣,拉開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降落過程。
北京時間14日18時40分,“惠更斯”發出了平安著陸的信號。
北京時間14日23時13分,“惠更斯”向地球發出所有的探測資料。
據悉,尋找生命起源之謎將是“惠更斯”登陸“土衛六”的重要任務之一。
“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登陸火星并發現有水的證據被評選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之一,但這次,“惠更斯”也許能在類似于40億年前的地球的土衛六上發現外星生命。
A篇 “惠更斯”探測器平安著陸
“卡西尼-惠更斯”計劃堪稱人類首次土星之旅
去年7月1日起,“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經過7年的漫漫太空跋涉,順利進入土星軌道,成為首個繞土星飛行的人造飛船。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的中央電視臺都全程直播了該次太空探險,全球各地無數的天文愛好者得以親眼目睹“卡西尼”現場表演的太空登陸“舞蹈”。此后,“卡西尼”號飛船不斷地傳來與土星“親密接觸”的信息和圖片,這讓全世界的科學家為此興奮不已。圍繞著土星,“卡西尼”按照預定的計劃接近了土星系統中最令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衛星———土衛六。
“蟄伏”在母體“卡西尼”號中的子探測器“惠更斯”號(以下簡稱“惠更斯”)的任務,則是專門去探索和研究土衛的第六顆衛星(以下簡稱“土衛六”)的大氣以及土衛六本身。據悉,該探測器之所以取名為“惠更斯”號,是為了紀念17世紀荷蘭天文學家赫里斯蒂安·惠更斯。正是這位天文學家于1665年發現了土衛六。
“‘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計劃堪稱是人類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土星之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著名天文學家王思潮告訴記者,“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計劃,是繼阿波羅登月、“伽利略”探測木星、探測器著陸火星之后,又一次偉大的科學壯舉。從整個太空開發歷史來看,雖然“卡西尼”只走了“一小步”,但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生命本質的歷程卻朝前踏進了一大步。因為在“卡西尼”之前,先驅者11號、旅行者2號雖已“造訪”過土星,但僅僅是路過,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只有“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計劃,是人類專門為探測土星及其31顆已知衛星“家族”而設計的探測計劃,它將在土星軌道停留4年,進行人類史上對土星及其31顆已知衛星最詳細、最深入的探測。
這次登陸土衛六的陣容比登陸火星更加龐大,美國國家宇航局提供了“卡西尼”號太空船的建造和控制,歐洲宇航局提供了“惠更斯”建造,而意大利太空總署提供的是“卡西尼”的通訊天線設備,世界范圍內的17個國家都向此計劃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全世界有超過250名的科學家將對搜集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