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政府近日發布2004年第三季度房價:比上年同季上升2.3%,比同期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升幅低0.3個百分點。
實際上,房地產投資在悄悄地縮減。廣州市政府發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長16.4%,房地產開發投資僅增長0.9%。而且,投資集中在續建項目,新開工項目投資同
比下降12.2%,純土地購置投資下降18.7%。國內貸款、自籌資金比重下降,利用外資、其他資金比重上升。政府據此判斷:顯示內部資金對市場現狀的謹慎及外圍資金對市場發展的樂觀。
廣州市國土局發布的數據是:廣州市老八區房屋價格水平由1997年的6677元/平方米,一路高山滑雪般回落至2003年的5274元/平方米;2004年上半年,回升至5660元/平方米,比1996年依舊有1071元/平方米的缺口,為歷年的次低點。
廣州人買房,錦上添花,不急不燥。廣州市現有住房水平已基本能滿足市民一般生活需要,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15平方米,8成以上居民擁有自己住房的產權。
廣東城市化發展均衡,珠三角各市、縣、鄉鎮居民各自在本土安居樂業,通過便利的交通,享受中心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順德人不到佛山買房,長安鎮居民不到東莞買房,佛山人、東莞人也不到廣州買房。
廣州市政府對城市規劃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戰略方針:東移南拓,抽空中心,拉開布局。城市中軸線“東移”至天河區,“南拓”番禺區,規劃新增加居民350萬人。這個戰略方針,見仁見智。但它造成的結果卻是確定無疑的:市中心區沒有出現房價高不可攀。廣州東南西北中,房價相同。房地產界那條“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的規律,好像不起作用。廣州市國土局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住宅預售均價為5111元,其中老城中心———主要政務商務區的東山區均價亦不過6242元,“東移”的成果———新城市中心天河區是5544元,老商業重地越秀區是4959元,都離全市均價不遠。而“南拓”的成果———郊區番禺區,云集著地產商大鱷們的超大型新樓盤,也是四五千元/平方米。同期,這些區域的二手房均價都是3000元上下。全市8個老城區預售住宅單套平均總價為46.78萬元。廣州市職工人均年收入2.79萬元,實際購房價格是普通夫妻年收入的8.4倍。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