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難,但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還不到12月份,這個學院的近70名畢業生就已經從求職大軍中脫穎而出了———絕大部分畢業生都簽署了就業協議。
海大學生處副處長王玉江介紹,這些學生都是在一些企業的專場招聘會上與用人單位簽約的
。
從今年10月份開始,就有很多企業開始舉辦專場招聘會或以宣傳說明會的形式進入校園。
畢業生專業的冷熱不均,以及企業招聘大學生形式的改變,成為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新特點。
昔日冷門專業成熱門
海大的地質學和勘察技術與工程兩個專業雖然是學校的優勢學科,但以前由于用人單位需求不多,所以這兩個專業的學生大多以考研為主要出路。但從去年開始,這兩個專業突然變得非常搶手,昔日冷門專業成為了今天的熱門專業。
王玉江告訴記者,這兩個月,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這幾家國內石油業巨頭都已經到海大舉行了大型的專場招聘會。“這幾年,國內的石油產業發展迅速,包括勘探、地質這樣的人才需求也非常大,這些大公司來了之后,只要條件合格幾乎是一網打盡。”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中石油下屬的一家大型公司一次簽下了20名地質學專業的畢業生。
除了與石油相關的專業,材料、港口及IT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今年也遇到了好“行情”。尤其是IT行業,其用人需求在經歷了前兩年的低迷后,今年眾多IT企業又重新走進高校。短短的一個多月,海大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已經接待了十幾家IT企業,其中包括了華為、東軟、朗訊、點擊科技這樣的國內著名IT企業。這些企業的要求也是:只要夠條件,全要。
對于如此多的求職機會,最高興的當然是這些熱門專業的學生。“挑單位”也成了必然,從簽約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畢業生還是選擇了東部地區以及一些大城市。
企業招人看重專場會
雖然畢業生就業有很多途徑,但從現階段來看,企業在校園內的專場招聘會不僅成為學生就業的主要途徑,也是企業招人的主要途徑。從10月份開始,海大已經舉行了50多場招聘會,青島科技大學有30多場,通過這些數字不難看出當前企業對專場招聘會的青睞。
為什么企業對專場招聘會情有獨鐘?對此,沈陽東軟集團的人力資源部王經理表示,與人事部門組織的大型招聘會相比,企業更喜歡專場的招聘會。“在專場招聘會上,企業可以更充分地宣傳自己,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知道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是否適合自己。”
開專場招聘會,很多企業都是一個一個城市,一個一個學校去招。在每一個地方都會呆上幾天,完成說明會、筆試、面試、簽約這樣一個過程。企業付出的成本顯然比參加大型招聘會要高。但王經理告訴記者,對于一個成功的企業來說,這些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對畢業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找到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學生們顯然也喜歡這樣的招聘方式。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參加那種大型招聘會,上百家企業同時招聘,可能簡歷投出去幾十份,但最后可能不一定有效果。參加這種專場招聘,自己能和企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有時間去考慮,是一種好形式。(青島日報記者趙笛)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