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山東觀察 > 正文  
滾動新聞
百名浙商齊訪山東 “取經”引發“溫州熱”震撼魯西北
青島新聞網  2004-09-28 10:11:46 大洋網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九月的魯西北大地,秋高氣爽。9月10日至12日,近百名來自浙江、主要是來自溫州的商人,來到山東平原縣實地考察,尋找商機。

  百名浙商齊訪平原,在山東引起不小的反響。事實上,這僅是兩年前600名平原農民包專列赴溫州學習帶來的一連串連鎖反應之一。平原
,已和溫州深深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玉米餅子換成了白面饅頭就叫富?——我們和溫州的差距最突出的是精神上的差距!”

  2002年8月,平原600名農民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自費包專列登上了南下溫州的“取經”之路。

  溫州經濟發展的速度,溫州人艱苦創業、發展民營經濟的精神,令平原農民驚嘆不已。他們怦然心動、坐臥不安,真正感到了差距。

  坊子鄉農民李榮彬說,跑遍了溫州5個縣市區,人家到處是工廠、遍地是城鎮,而我們依然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溫州許多企業創業條件并不比我們強。我們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觀念不解放、開拓意識不強。農民參觀團一位成員將溫州精神概括為:能吃苦不怕丟面子,善進取敢為天下先。

  平原縣主要領導動情地說:“過去我們講自己的不足,老說自己小富即滿。可是,和溫州人比起來,我們富了嗎?玉米餅子換成了白面饅頭就叫富?我們和溫州的差距最突出的是精神上的差距!溫州人掙一分錢不嫌少、幾個億不嫌多,而我們則是小錢不愿意掙、大錢掙不來。溫州人開拓市場志在四方,而我們則是迷戀自家熱炕頭。學溫州,要學習白手起家的艱苦創業精神,學習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學習闖蕩天下、四海為家的開拓精神,學習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創新精神。”

  帶著滿腔激情返回平原的600農民,向鄉親們講述著溫州的故事。從縣城到農村,各類學溫州的座談會、報告會頻頻召開。平原縣領導以極大的熱情來對待農民爆發的“溫州熱”——這是對新生活的可貴追求,也是破除舊觀念、尋求新的致富之路的迫切愿望。他們及時召開全縣學溫州萬人動員大會,決定繼續組織一萬名農民外出參觀;組織2000人到溫州等地打工學藝;動員500名機關干部離崗創辦民營企業。2003年8月,在600農民乘專列去溫州取經一周年之際,新的一屆平原縣委、縣政府又從溫州聘請來發展民營經濟指導員,讓農民與溫州企業家面對面地交流,并聘請了4位溫州知名企業家為平原縣副縣長,面對面地指導平原農民,使“溫州熱”再次增溫。“咱只靠那二畝地富不了——一定要像溫州人那樣發展民營經濟才是出路!”在平原,一處處門店,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廠房,是“溫州熱”轉化為生產力的最好見證。

  記者走進張華鎮生化飼料廠,該廠經營者、2002年赴溫州學習的李玉蓮正在指揮裝車外運飼料。她說:“俺去溫州最大的收獲就是人家時間觀念特別強,吃飯干事都是快節奏。回來后俺就針對丈夫的毛病,約法三章:中午不喝酒,晚上不熬夜看電視,兩口子一人當一年家,比比誰的管理好、效益高。”

  她的丈夫胡文和也說:“以前俺家上新項目,她老顧慮重重,生怕賠了錢砸了鍋,專拉后腿。自打去了一趟溫州,簡直換了個人。什么人家時間觀念強啦,發展速度快啦,不怕吃苦睡地板啦,講起來一套一套。今年俺新上的廠子,就讓她當家!”目前,李玉蓮的飼料廠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多噸,產品遠銷河北等地。

  王打卦鄉趙莊村的梁學峰年近五十,經營多年的異型鋼管廠效益不賴,小有名氣。從溫州參觀歸來后,梁學峰卻坐不住了。他深感自己的步子太慢,于是重回溫州專項考察,回來后投資30多萬元新上了一家床上用品企業。去年9月底建廠,僅用了40多天就投入生產。目前,企業已與德州等地大專院校簽訂了銷售合同。

  來到坊子鄉后菜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新建的塑料顆粒加工廠房。村民們說:“咱們的廠子都歸功于村支書李有柱。俺村祖輩都在土里刨食,有柱前年到溫州參觀回來,幾夜睡不好覺。他說,咱后菜人只靠那二畝地富不了,一定要像溫州人那樣發展民營經濟才是出路。”李有柱到外地考察后,最后選定了適宜家家戶戶小規模分散生產的塑料顆粒加工項目。村里統一劃出場地,統一進料建廠房,統一為農戶購進設備,全村一下子冒出10個加工廠。

  張華鎮韓莊村25歲的韓方偉,和父親一起經營著一家面粉加工廠,每年銷售收入上千萬元。2002年8月,韓方偉跟隨600農民乘專列到溫州參觀學習,一路上看熱了眼、聽動了心。回家當晚,韓方偉向家人宣言:“我要自立門戶!”經過一番市場考察,他于去年9月投資130萬元辦起了釀酒廠。目前,酒廠年產白酒500噸,銷售收入800萬元,村里50多名剩余勞力找到了就業門路。

  溫州精神激勵著平原人奮勇拼搏,其中的故事,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一串又一串,數不清、摘不完。兩年間,全縣民營企業由2002年的167家猛增到790多家,從事個體加工的業戶由3900多戶猛增到1.8萬多戶。

  平原5萬農民向二、三產業轉軌,2萬人“大放飛”,千余人當上小老板——“溫州精神”就此在魯西北扎根。

  兩年學溫州,究竟給平原帶來了什么?記者采訪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們思想的空前解放和對“溫州精神”的執著追求。

  平原縣委書記李文勇說,目前,溫州精神已成為平原人創業的力量源泉。干部學溫州,工作爭上游;部門學溫州,服務質更優;企業學溫州,發展無盡頭;農民學溫州,商海顯身手。思想的大解放,帶來農民觀念大更新,激活了平原的民營經濟,帶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溫州人不怕吃苦、永不滿足的創業精神,帶動了平原縣5萬農民向二、三產業的大轉移。平原是農業縣,全縣44萬人口中38萬是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畝多。縣里把加工和運輸業作為重點,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特色村和特色鄉鎮。兩年來,全縣已形成木器、廢塑加工和木炭燒制、運輸4個民營經濟特色鄉鎮,67個絹花、豆制品、鐵門加工及運輸專業村,民營業戶達1.8萬戶。

  溫州人離土走天下、哪里掙錢哪里去的開拓精神,帶來了平原2萬多名農村青年的“大放飛”。炕頭上刨食吃是平原人的老觀念。對比溫州人的生活,不少農民明白了:把孩子關在家里就像籠中鳥、溫室花,不經過暴風雨歷練,將來難以在社會上生存。平原由勞動部門牽頭辦起了龍翔、金橋等4處農民培訓技校,對農村青年實行技術培訓,提供聯系外出打工地點等系列化服務,全縣有2萬多名農村青年到上海、北京、天津、青島等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打工學藝。

  溫州人敢于探索的冒險精神,造就出了平原1000多名“小老板”。平原鎮許莊村60多歲的老支書王守剛,過去一直覺得農村干部就得抓農業。兩下溫州后,他投資1500萬元建起了面粉廠。王守剛逢人就講,要不是“溫州精神”鼓舞,俺這60多歲的人做夢也不敢想能當老板。王鳳樓鎮王鳳樓村支書王建民,前幾年已辦起2家企業,可心里不踏實,怕群眾說他不務正業。學習溫州之后,王建民膽子大了,企業由2家發展到4家,總資產達2500多萬元,年實現利稅500多萬元。目前,平原縣已發展民營企業800多家,比兩年前增加了600多家。

  “溫州精神”還給平原帶來了豐富的商流、人流、資金流。

  平原農民兩下溫州,在全國引起轟動。在溫州,平原的知名度也很高。兩地相隔千里,但通過政府積極搭橋,兩地農民與企業家間的溝通與互信日益俱增。兩年來,有1230多名溫州及浙江的客商先后來平原參觀考察,有20多名溫州企業家在平原投資建廠,投資總額達15億多元。平原縣縣長董紹輝表示,今后將繼續優化環境,讓“溫州精神”在平原進一步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屠筱茵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表評論
 
內容
 熱點資訊
·西安交大MBA青島招生開始啦!
·NIIT國際軟件工程師職業認證
·現代MBA聯考名師輔導班島城面授
·中嘉學校小學生英語周末班熱招中
·十一黃金周盛宴,將旅游進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高級商務英語班/英語聽說強化班
·留學韓國名牌•適合工薪階層-華威
·瑪嘉烈牽手肯德基熱推正宗葡式蛋撻
 

 相關鏈接:


 站 內 檢 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社会| 西昌市| 元谋县| 江永县| 平昌县| 龙山县| 淮北市| 绥滨县| 营口市| 延川县| 资兴市| 淮北市| 加查县| 信阳市| 山西省| 天台县| 四川省| 博乐市| 台州市| 资中县| 台南县| 乾安县| 桃江县| 玉溪市| 旬邑县| 伊川县| 安龙县| 罗平县| 彝良县| 永昌县| 西安市| 塔城市| 巩留县| 吉隆县| 九龙坡区| 定日县| 江达县| 巴楚县| 灵台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