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發生在溫州樂清市的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敲響了全省防治地質災害的警鐘。但市民關心的是,寧波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地質災害?有關部門正在進行哪些方面的預防措施?
據了解,《寧波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于去年通過了專家會審,目前該規劃正在報批之中。但令人關注的是這幾年,市區內受到破壞的地下水監
測點不下20個,多是在工程擴建中被有意無意地破壞了。
“云娜”未造成地質災害
在“云娜”來臨的前一天,寧波市國土資源局緊急部署,廣發緊急通知。臺風當天,部門領導到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寧海、余姚等地檢查,截至當天下午5時前,寧波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有5000多人得到及時轉移,所有露天礦山都停止施工。
寧波市國土資源局截至昨天下午4點,尚沒有接到地質災害情況的上報。
現狀 寧波易發滑坡、崩塌
就全省而言,寧波并不算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但寧波地處浙江省東北部沿海,其地貌由丘陵、山區、濱海平原組成,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存在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地質環境條件。根據這種地理條件,寧波比較容易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據統計,歷史上寧波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死亡24人,受傷30余人。幾次較嚴重的地質災害包括1961年8月6
日,姚江河岸滑坡20萬立方米;1971年12月4日,三江口甬江河岸發生滑坡,造成3死8傷,27條船舶沉沒。
這些地方是重點防治區
目前,《寧波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于去年通過專家會審,正在報批中。與此同時,各縣(市)、區也完成或正在編制這方面的規劃。
根據該規劃,目前全市共發現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255處,潛在威脅人數5795人,其中重點區域15處,災害發生率比較高的為寧海、余姚山區等鄉鎮。規劃將地質災害區域分為重點、次重點和一般防治區三類,其中重點防治區為慈溪市美人山、鎮海區澥浦、江北區保國寺地區;余姚市四明山西部、大嵐地區;北侖區新路水庫、天童寺;鄞州區三溪浦水庫西南地區;奉化市溪口長龍頭和大堰董李地區;寧海縣桑洲、雙峰、深甽、強蛟、躍龍地區等。
預防 三年內搬遷25個村
近期主要治理寧海深甽鎮高畈村高嶺崗滑坡等46處安全隱患點。對適合居民搬遷避讓的安全隱患點,結合下山移民政策,采取搬遷避讓措施。根據規劃,計劃在2007年前對25個行政村中存在嚴重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進行搬遷。
目前,相配套的《寧波市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移民實施辦法》也已出臺,辦法規定,對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移民戶給予資金補助,補助以戶為單位計算,市級財政將按照平均每戶2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縣級財政按不低于1:1的標準配套資金。
地質災害預警播報
目前,全市范圍內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市、縣(市、區)、鎮(鄉、街道)、行政村4級地質災害防治網絡。與此同時,寧波市國土局已開始與氣象部門合作,進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
呼吁 全社會來保護地質監測點
在防治地質災害中,監測點扮演著“眼睛”的作用。但記者了解到,有些眼睛已經“近視”了。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寧波監測站鄭站長介紹,這幾年,市區內受到破壞的地下水監測點不下20個,不少監測點位于單位企業內,單位企業在進行擴建等工程時,監測點遭到有意無意的破壞。
位于江東的地面沉降分層觀測標是1983年花巨資建立的,當時全國除了上海、天津外,只有寧波有這樣的觀測標。但由于周邊建筑的排水等問題,有時該觀測標的觀測數據會出現偏差。
鄭站長說,發生地質災害除了天氣異常、降水集中等原因外,一些建設工程的增多也是一大因素。這種情況下,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就更為重要,本報特別呼吁,希望全社會都來加強對各監測點的保護,讓監測點盡量準確地提供監測數據。記者
俞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