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民辦診所開在集貿市場中,這樣的衛生條件和從醫資質怎不令人擔憂?昨天,市衛生監督所公布近期“衛監六號”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結果時顯示,整個7月份,上海已取締無證行醫的民辦診所160個,其中不乏開在農貿市場的牙科、性病診所。
目前無證行醫主要為固定場所的無證行醫、地下診
所以及游醫。從被取締的160家來看,無證診所77.5%“窩藏”在出租的民居內,其余則躲在集貿市場等地方。在無證診所中,最需要市民引起警惕的是牙科診所,檢查發現44.4%屬于無證牙科,此外中醫科、性病專科、接生人流和假借義診推銷保健品和器械的也居多。市衛生監督所表示,無證行醫行為屢禁不止、情節嚴重的,屬于違法犯罪,將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無證的不好,有證的也未必“清白”。據市衛監所透露,7月份全市醫療廣告監測共發現無證、違規廣告312條,這些廣告大多未經批準擅自增加“優惠”等宣傳內容,診療科目超出核定內容,也有的冒用已核準的診療科目或其他醫療機構的廣告文號。據悉,今后這些醫療機構從事廣告宣傳,必須先簽訂醫療廣告誠信發布告知承諾書,違規刊登的將被公示。李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