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麗 實習生/張瑋)一個“早產兒”在寶安區龍華人民醫院出生6小時后,被人在醫院女浴室的雜物箱內發現,這個不幸的嬰兒現正在醫院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接受治療。
到底是誰把新生兒扔進了雜物箱?家屬和醫院各執一詞。現在孩子家屬向醫院索賠180萬元,而院方也準備把孩子家屬告上法庭
。
【事件回放】孩子被扔進雜物桶
據孩子的父親仲先生向記者介紹,7月6日,他帶著懷孕的妻子于小姐到寶安區龍華人民醫院做保胎治療,但治療最終失敗,于小姐于7月14日中午1時在該院產下一名重量只有900多克的男嬰。男嬰只有26周零兩天,屬于早產兒,出生后生命體征非常微弱。主治的鄧醫生稱孩子“活不了”,來醫院照顧女兒的仲先生的岳母問“孩子怎么處理”,鄧醫生表示由醫院負責處理。仲先生的岳母于是忙于照顧女兒。然而,就在當晚7時多,一位實習醫生突然來通知孩子的家屬到醫生辦公室。
鄧醫生告訴仲的岳母“你的小孩還活著”。原來,一位病人在上廁所時聽到了從浴室洗手臺下雜物桶里傳出的嬰兒哭聲……
【風波陡起】家屬索賠180萬元
7月14日,孩子被撿回后,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三天后雙方簽訂了一份“合同”。
記者在仲先生處看到了那份“合同”,“合同”上寫著:(嬰兒)在治療過程中仍有生命危險,即使成活后仍有后遺癥的可能,向家屬交代病情,現家屬要求放棄,但患兒仍繼續留在我科治療。患兒若搶救無效死亡或成活留有后遺癥均與本院無關,簽字為證,成活后家屬仍愿意接受患兒。”下面有仲先生簽寫的“家長放棄治療,一切責任自負。”
但半個月后,也即8月2日,風波陡起。專程從天津趕來的孩子的舅舅和仲先生來到醫院,要求追究醫院丟棄嬰兒的責任。同時認為在被丟棄的6個小時里,孩子的健康很可能受到極大危害并造成后遺癥,醫院理應支付救治費用,于是,他們向醫院提出了180萬元的索賠。
但仲先生一家沒有想到的是,8月4日,院方卻提前對仲先生提出起訴。院方負責人的解釋是:從嬰兒接受治療至今,家屬只交了700元費用,如今還欠治療費用4萬元。現在家屬已經明確表示拒付此費用,并向醫院索賠180萬元,院方認為家屬是在敲詐勒索,因此醫院向法院提出起訴。
【矛盾焦點】孩子到底是誰扔的?
在記者的采訪中,當事雙方一直在爭論“孩子是誰扔的?”
據仲先生的岳母回憶,醫院當時稱孩子“活不了”,她問孩子怎么處理,鄧醫生回答“孩子由醫院負責處理”。
除此之外,仲先生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7月29日與該醫院婦產科徐主任協商時的錄音。記者從錄音中聽見,當家屬問到“把孩子扔到垃圾里,醫院沒有責任嗎?”時,徐主任承認“醫院有責任……”
而龍華人民醫院負責人卻否認了這種說法,表示當時醫院告訴家屬,孩子“有可能活,有可能死,活下來可能健康,也可能不健康”,隨后,院方把孩子交給家屬后,就沒再過問。
當時助產的陳護士也告訴記者把嬰兒送給了家屬。
在整個事件中,記者始終沒有見到為于小姐接生的鄧醫生。那么鄧醫生究竟去哪兒了呢?“鄧醫生辭工了,醫生的流動性很大。”院方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個事情很簡單,到時法庭就把她找出來。只要通過司法途徑,任何問題都能搞清楚,任何人都不可能失蹤,何況是醫務人員。”該院翟副院長回答。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