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這次國際足聯將足球運動發源地確定在中國的具體原因,記者昨天專訪了參加論證會的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長、研究員張光明。張光明向記者介紹說,將中國確定為世界足球運動發源地的提議,最早并非由中國人提出,而是國際足聯在對世界足球運動歷史的考證過程中
,在歷史文獻中發現,中國在公元前就已經出現了足球運動的雛形——蹴鞠,因此,國際足聯委托中國足協,與有關體育史研究學者、考古學家共同對這個發現進行論證、考察。
張光明介紹說,蹴鞠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齊國的都城臨淄,當時臨淄是東方最繁華的都市,而在此誕生的蹴鞠最早是齊國鍛煉武士的一個運動項目,而真正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市井上出現則在戰國早期的齊宣王時代,最終得到普及則是在幾百年之后的西漢時期。
談到這次論證的依據,張光明研究員共列出四點:一、歷史文獻。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和記錄戰國時期的歷史文獻《戰國策》當中,都有臨淄出現蹴鞠的記載。二、商業基礎。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是東方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強大的經濟基礎為蹴鞠運動發展推廣起到了關鍵作用。三、皮革業的成熟。當時皮革加工業的發展,已經可以滿足制造出皮質的“足球”。四、考古發現。在各地對西漢時期的考古發現中,也能夠發現蹴鞠流傳各地的證據。
因此,經過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足協、淄博當地文化管理部門、部分大學學者組成的40多人論證小組的討論,最終確定現在山東淄博的臨淄區為世界足球運動發源地,并已經得到了國際足聯的相關批復。7月15日,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將正式對外宣布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結論。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