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短缺問題,正嚴重困擾著我市加工制造業的發展。目前全市各類企業對技工的需求缺口約在60%。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認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在全社會營造技能人才快速成長的社會氛圍,支持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種、關鍵程序設立“首席職工”,提
高技工待遇,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社會優待制度,對有突出貢獻和重要影響的技工,給予政府津貼。
目前我市有各類技能人才14.6萬人,占一線技術崗位職工總數的35.8%,高技能人才占技術工人比重為8.6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地區)35%的比例。從2003年全市勞動力市場用工情況看,各類企業技術崗位需求12萬多人,實際招用5萬多人,缺口近60%。一家外資企業,今年初擬招用80名軸承磨工,不僅勞動力市場滿足不了需求,連技工學校符合條件的畢業生也早被其他企業預訂一空,市職業介紹機構只好幫助其從外地招用。當前,一些有意向來煙投資的外商,特別看重當地能不能滿足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技能人才,如今已不僅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投資環境。
造成技工嚴重短缺的原因,既有職教偏離市場需求問題,更有社會和企業對技工重視不夠的問題。目前一些職校設置的文秘、財會、經管、貿易、計算機等專業比較迎合家長口味,但卻與企業實際需求差距很大。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企業沒能發揮技能人才的作用,對職工只使用不培養,片面認為培訓職工、提高技能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企業只管用人,不適應就辭退。更有甚者,有的企業擔心職工有了高級證書后向企業要待遇、提條件或另謀高就,干脆不讓職工參加技術技能鑒定,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企業內部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嚴重匱乏。
市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負責人認為,在調控和引導職教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的同時,要盡快在全社會樹立起尊重、崇尚和爭做優秀技能人才的良好風尚。支持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種、關鍵程序設立“首席職工”,提高相應待遇,以引導更多青年加入一線技工行列。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現行技師考評、評價辦法,適當放寬技師申報條件,允許一線技術崗位的職工直接參加技師資格考評,盡快拓寬技能人才膨脹發展通道。(仲惟勛 李京岐)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