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圖:拿到證書姜曉燕很平靜。
|
早報訊
昨日下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心理咨詢師職業專家委員會主任郭念鋒專程從北京趕到青島,為33歲的島城盲人姜曉燕頒發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郭念鋒告訴記者,姜曉燕是全國第一位獲得該資格證書的殘疾人。
這證考了兩年
接過證書后,姜曉燕講述了自己的成長過程。17歲那年,姜曉燕因被化學藥品濺入眼睛失明。24歲她考上了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畢業后她回到青島,在漳州路辦了一家按摩中心。臨床工作中,姜曉燕產生了當心理咨詢師的想法。
去年3月,姜曉燕報名參加青醫附院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培訓中心共有96名學員,別的同學可以做筆記,她只能靠耳朵聽。她請人用掃描儀將課本和練習題上的字掃進電腦,然后用語音朗誦軟件反復地聽。別人用1個小時能掌握的知識,她至少要花5個小時。
經歷落榜之痛
去年8月,考試成績下來了,全班30名同學考上了,姜曉燕不在其中。落榜當天,她哭了,她反復地問自己:“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怎么我就通不過呢?”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后,她又重新投入到學習中去,今年她終于拿到了資格證。
同學被她講哭
在現場,姜曉燕平靜地講述著,而她的同學和老師卻全哭了。她的同學張敏說:“我們和燕子并肩學習,覺得她太不容易,今天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我替她高興。”班長郭坤說:“燕子做到了許多健康人也不容易做到的事,你想想,全市只有60多人有證,她就是其中之一,她多厲害啊!”
(記者湯志良攝影報道)
對話
我因他立志
姜曉燕考心理咨詢師事出有因
記者:據我了解,你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按摩行業收入也不錯,你為什么要去學心理咨詢呢?
姜曉燕:我在做按摩工作時,發現很多殘疾人有心理問題,心理困擾遠遠大于生理折磨。
記者:能舉個例子嗎?
姜曉燕:一位腿部有殘疾的朋友到我這里做按摩,他經常問我:“為什么我殘疾?別人看自己的眼光為什么不一樣?”我邊按摩邊跟他講:“我們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取得成功。”后來,我就成了他的傾訴對象,是他讓我產生了當心理醫生的想法。
記者:你考取了資格證,以后的打算是什么?
姜曉燕:開個心理診所,跟中醫結合起來,為殘疾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