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現在要想招聘到一個好的營銷員真是太難了。”日前,在利津路職業介紹中心召開的一次營銷類崗位專場招聘會上,一家商貿公司的經理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記者從市就業服務中心了解到,根據該中心的調查統計,營銷員和業務員已經成為我市勞動力市場上招聘缺口最大的工種之一。
營銷崗位應者寥寥
記者在招聘現場看到,前來招聘的近100家用人單位中,有八成在自己的招聘簡章上明確標明要招聘營銷、業務人員。一家商貿公司的經理介紹說,他們公司計劃招聘20名業務員,但一直沒有“吃飽”。為了能夠盡快招滿所需人員,他們已經降低了學歷和年齡的限制“門檻”,規定應聘者只要有相關工作經驗就可以,但報名者依然寥寥。一家外地駐青銷售公司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他們計劃招聘30名業務員,但報名的人數還不到20人。
業務員為何沒人干
“這里有很多單位招聘業務員,你愿不愿意應聘?”記者在招聘會現場就此問題隨機調查了10名求職者,結果他們都表示“不愿意”。營銷、業務類崗位有大量缺口,求職者為何不愿意干呢?
市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分析說,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業務員需要長年跑外,工作比較辛苦,導致不少求職者望而卻步;二是一般單位考核業務員的辦法是按完成的業務量提成,個人收入沒有基本保障;三是業務員崗位淘汰率高,很多人覺得沒有安全感。
求職者應準確定位
據市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該中心統計,去年全年全市勞動力市場上共需求業務員19691人,可是實際成交人數只有2681人,遠遠沒有滿足崗位需求。“營銷類崗位‘活多沒人干’已經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一個‘怪圈’。”
這位負責人說,求職者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方向,有針對性地參加相關培訓,這樣才能在“職場”上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劉承智尹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