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海洋AI大模型,對青島來說,還遠遠不夠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正經歷從實驗室研究到產業落地的關鍵轉型期。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標志著大模型發展進入以產業應用為主導的新階段。當前,全球人工智能競爭焦點已從“百模大戰”的參數競賽轉向“拼落地”“拼應用”的價值深耕,大模型正從通用領域向垂直行業加速滲透,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在這一產業發展的新階段,青島將人工智能產業的突圍點,放在城市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海洋。
近日,在青島舉辦“海洋+AI”大模型場景應用對接會上,青島國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海星大模型(SeaStar)”。至此,青島應用、優化和研發的海洋大模型已有30個。
但對于產業門類齊全、數據要素豐富的青島海洋產業來說,30個海洋大模型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從會上首發的青島海洋人工智能領域場景需求清單來看,目前尚未被滿足的場景需求,超過40項。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青島海洋領域的應用,是真正的一片“深藍”。
01
基礎雄厚,青島率先布局
去年,青島在全國首次出臺系統謀劃和推進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區建設的指導性文件,開創了系統謀劃和推進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發展的先河。促進“人工智能+海洋”深度融合。
青島的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目標的設定需要魄力,也需要底氣。破題“海洋+AI”,青島除了傳統科研力量雄厚外,在海洋特色資源、算力、數據和應用場景等方面也獨具優勢。
在海洋大模型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數據、算力、算法方面,青島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海洋數據積累是青島的優勢。青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大數據存儲體系,建成了全國首個海洋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面向全球匯聚海洋環境、海洋地理信息、海洋遙感、海洋綜合治理四大領域292類數據資源,共50PB、101億條,占全國海洋數據的25%。
算力方面,青島市正打造“青島市算力一張網”,整合全市零散性算力資源,實現多元算力的統一,2026年總算力可達1.2萬P。
算法方面,青島匯集國內頂尖團隊,完成了具有千億級參數規模訓練任務,培育了“瀚海星云”大模型和具有海洋特色的“問海”預報大模型。
數據種類齊全、算力資源齊備、科研創新加速,青島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初具規模。打造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青島已經蓄勢待發。
02
“千模競帆”,青島深耕海洋
推動大模型技術“嵌入”青島海洋產業鏈條,青島海洋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經有30個,對不同產業場景實現了賦能。
此次對接會上,國實集團發布的“海星大模型(SeaStar)”,專注于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可用于海洋來源活性成分挖掘、海洋分子活性預測、海洋分子結構優化、海洋藥物相互作用預測等多個臨床前后期應用場景。
在港口領域,山東港口集團構建了港口大模型“123N”架構。目前,“港口大模型”(一期)已完成,港口合同審查大模型、港口供應鏈方舟TaaS大模型2個垂直模型也已建成,山港小“Ai”大模型助手也上線了,這些大模型累計服務超2萬家企業、57萬多個人用戶。
在海洋環境預報領域,“問?!贝竽P湍軌蛱峁┪磥?5天溫度、鹽度、洋流等的精準預報信息,在各個性能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的基礎上,運算成本還降低了數千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瑯琊”海洋大模型,可一次性預報未來1至7天的溫度、鹽度、海流等全球海洋狀態變量,空間分辨率1/12°、時間分辨率為24小時。
此外,冰間航道大模型依托對北極的水體冰情預報與衛星遙感的水道識別,實現了冰間導航功能,是目前國內性能最優的北極航道大模型;還有打造船舶智能體的科考船大模型、輔助漁船管理的“船尋”與“海悟”大模型……
目前,青島已初步形成“政策引領+算力支撐+數據驅動+場景落地”的海洋大模型發展模式,在預報、港口、醫藥等領域取得突破。隨著“1+8+N”大模型體系的完善,青島成為全球海洋AI創新高地的目標,也越來越接近。
03
細化場景,對接更多需求
模型易建、場景難尋。闊步向蔚藍,青島還要擘畫人工智能賦能海洋產業的未來。
青島海洋產業門類齊全,28個海洋及相關產業均有布局。2024年,青島全市海洋生產總值超5500億元,多年來位居國內前三。如何讓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青島海洋產業找到“用武之地”,正成為青島發力的重點。
本次會上,青島首次面向海洋漁業、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洋公共服務、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船舶工業等領域,發布了一批海洋人工智能領域場景需求清單和圖譜。
這是一份精準的“導航地圖”,以豐富的應用場景作為“目的地”,引導各類創新創業主體“定向”搶灘,登陸海洋人工智能發展前沿。
其中,在海洋漁業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圖譜梳理了優質種苗篩選、魚病監測與早期預警、漁業資源智能探測、運輸船監測及智能分析等18項具體人工智能大模型需求;
在海洋醫藥和生物制品業這一新興產業,圖譜梳理了藥物智能化篩選、食品個性化健康管理智能化、生物制品智能化生產優化等9項大模型需求。
據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將采取市場化模式開發應用場景,在現代漁業、海洋裝備、海洋新能源三個重點領域,全方位、全流程梳理、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形成海洋領域高質量、可落地的大模型需求清單和解決方案,促進場景開放和垂直試點示范。
同時,開展“十佳應用場景”評選、海洋人工智能場景“揭榜掛帥”兩個專項行動,鼓勵人工智能企業、科研院所參與海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發,促進場景開放。
(記者 耿婷婷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