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沒幾天,班里多名孩子中招”!青島市疾控中心提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6日訊 “開學沒幾天,班里就陸續有孩子開始嘔吐、腹瀉,聽說是諾如病毒?!苯?,開學季來臨,全國多地發生諾如病毒群體感染事件,給孩子們的健康帶來威脅。多地疾控中心上調了諾如病毒感染的風險等級,那么諾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征?近日,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揭開諾如病毒的神秘面紗,守護孩子的健康。
諾如病毒:
開學季的“腸道小旋風”
市疾控中心專家薛麗君介紹,諾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病原體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高發季節,具有感染劑量低、排毒時間長、外環境抵抗力強等特點,酒精對諾如病毒無效,在學校、幼兒園等人群密集的場所,一旦有孩子感染,很容易引發集體感染,甚至讓整個班級“中招”。
感染后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尤其兒童感染以嘔吐癥狀更多見,成人以腹瀉為主,糞便多為水樣便或稀水便。
護理:
孩子感染后,家長怎么辦?
感染癥狀一般不會太嚴重,適當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清淡飲食。但是腹瀉、嘔吐嚴重時,可能出現脫水等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主要傳播途徑,家長和老師必須警惕。糞口傳播,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喝了被污染的水;接觸傳播,孩子不小心接觸了被污染的物體,再摸摸嘴巴、鼻子,病毒就會“乘虛而入”;氣溶膠傳播,患者嘔吐或沖馬桶時,病毒會隨著氣溶膠飄散在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
防控諾如病毒,必須掌握的“防護秘籍”。個人衛生:洗手,洗手,再洗手。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含酒精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不能代替洗手。
食品安全:
煮熟煮透,拒絕“病從口入”
不飲用生水,蔬菜瓜果徹底洗凈,烹飪食物要煮熟,生熟案板要分開,特別是牡蠣和其他貝類海鮮類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學校應加強廚工、保育員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出現腹瀉、嘔吐、惡心等腸道傳染病相關癥狀時,應立即暫停工作。
環境清潔:
通風消毒,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教室、宿舍等場所要定期通風換氣,對于經常接觸的公共場所物體表面,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劑等進行消毒。對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環境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清理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
隔離措施:
及時隔離,防止病毒“擴散”
確診后,從患病到癥狀完全消失后3天內應盡量隔離,輕癥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重癥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颊邞谙词郑M量不與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離接觸,分開食宿。
做好學生健康管理:
早發現,早管理
嚴格落實晨(午)檢和因病缺勤登記查因等工作,一旦發現嘔吐、腹瀉等癥狀病人,要及時就醫并隔離管理。病例異常增多時立即向所屬疾控機構及相關行政部門報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