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基地+人才”一體化布局!青島高水平建設10家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市科技局發布名單,認定4個基地為青島市2024年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至此,我市共有10家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
名單顯示,此次新入選的4家基地分別為以中國共產黨青島市委員會黨校為依托單位建設的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興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以康復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健康科技與產業政策研究基地、以中國海洋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海洋環境與資源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以青島智識新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研究基地。
為提高我市科技創新戰略研究水平,集聚和培養高水平戰略研究人才,推動戰略研究計劃“項目+基地+人才”的一體化布局,去年5月,《青島市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出臺。《管理辦法》明確,基地是青島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使命,以服務我市科技創新重大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詢為主攻方向,以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科技創新智庫為抓手,重點圍繞全市科技創新相關領域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開展專業研究。
根據這個定位,《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決策支撐、團隊培育和平臺打造。具體而言,就是要面向我市科技創新決策需求,圍繞特色研究方向組織開展高水平的戰略研究;集聚和培養戰略研究人才,注重培養高水平專家和中青年學術骨干,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戰略研究團隊;組織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集聚優勢戰略研究資源,加強力量整合,提升基地影響力,打造相關研究領域的政產學研金服用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平臺。
以此次獲得認定的四個基地為例,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興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將形成一批新質生產力的決策建議,打造賦能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高地和決策服務的重要陣地。
健康科技與產業政策研究基地將聚焦康復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重大戰略需求、重要理論與現實問題,整合生物醫藥、人口健康、醫療器械等學科方向,建立跨學科研究團隊,助力我市健康科技與產業政策研究。
海洋環境與資源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將通過構建海洋高質量發展理論體系、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培養戰略性人才等舉措,增強科技創新政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推動提升我市在海洋科研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研究基地將提供戰略研究報告、專題調研報告、案例對標研究報告等多類型研究成果,為我市深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供助力,推動構建科創高地、促進區域協同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去年9月,我市評定了首批6家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分別是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以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為依托單位建設的科技政策與規劃研究基地、以青島科技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基地、以青島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科技體系與制度創新研究基地、以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為依托單位建設的海洋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基地、以青島紫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建設的科技創新公共政策研究基地。這些基地正通過打造高水平戰略研究團隊,在各自領域發揮智庫作用,推動全市科技創新發展,助力打造科技強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