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暑假,安全一夏!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暑期健康提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日訊 暑期的腳步近了,很多學生期待著放下繁重的學業,讓身心在暑假中得到充分的愉悅與放松。但悠悠假期,夏日心飛揚,安全不能忘。2日,市疾控中心提醒同學們,假期生活,安全第一。
市疾控中心專家張曉菲提醒,青少年學生外出旅游應注意安全。學生和家長應選擇有安全保障的正規景區,不去尚未開發、開放的景點旅游;盡量與人結伴游玩,不要單獨行動,并與家人或朋友們時刻保持聯系;入住酒店時,及時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在新環境要知道滅火設備和安全逃生出口的位置;不在設有危險標志處停留,不在禁拍處拍照、攝影,不擅自下水。
青少年學生暑期應注意交通安全。同學們出行首選公共交通,不坐黑車,不坐無營運資質車輛;剛拿到駕照的同學們,駕駛經驗不豐富,禁止租用車輛上路;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不翻越護欄,不在路邊追逐打鬧,注意避開車輛盲區;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未滿12周歲不得騎自行車上路,未滿16周歲不得騎電動車上路。騎乘電動車必須正確佩戴安全頭盔。
暑假期間,青少年學生應注意人身安全。青少年學生應遠離湖塘、水庫等危險水域,嚴防溺水的發生;發現同伴溺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同時可向溺水者拋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繩等,不可盲目施救;關注天氣變化,避免強對流、雷電天氣外出,雨天樹下不站人,防雷擊。突遇雷電時,應雙腳并攏,雙臂抱頭,頭部下俯,以減少人體暴露面積和觸地電位差;夏季是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出行時要做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少到人群密集場所;若在樹林、草地游玩,盡量穿淺色長衣長褲,少露出皮膚,或提前噴灑驅蚊液等,防止蚊蟲叮咬。
暑假期間,青少年學生應注意飲食安全,在外就餐時要注意合理搭配,少吃含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盡量選擇多樣化的食物,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品、豆類、奶類、堅果等,以保持營養均衡;主動足量飲水,每天800到1400毫升,首選白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含糖飲料代替水;飲食切勿貪涼,比如冰鎮水果、冷飲、冰糕等,加重胃腸道負擔;夏季氣溫較高,食物中各種細菌生長繁殖加快,易腐爛變質。應避免吃隔夜食物、涼拌菜等,以免引發腸道疾病。
專家提醒,青少年學生在暑期要注意娛樂安全,不沉迷網絡或電子游戲,控制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視屏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不玩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網絡游戲,不制造與傳播虛假信息;注意信息安全,不隨意在網絡上透露本人及家人的姓名、肖像、地址等信息;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不輕信網絡上的虛假信息,不隨意點擊來路不明的鏈接或下載不明軟件。
青少年學生在暑期還要注意心理安全,部分學生從緊張的學習狀態中突然過于放松,失去目標和動力,易出現情緒上的不穩定,應做好假期規劃,合理安排假期時間;假期是家長與孩子親密接觸的好時機,家長應該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避免暑期學習班惡補,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大,“壓”出心理病,易產生學習型焦慮和自卑心理。
青少年學生暑期宅在家里也要注意居家安全,不玩火柴、打火機等易燃物品,發現火情,及時撥打119;規范使用燃氣設備并注意開窗通風;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既舒適又不影響健康的室溫為26到28攝氏度,出汗后不宜馬上打開空調猛吹,冷空氣會刺激人的毛孔劇烈收縮,從而引起頭暈、流鼻涕、關節疼痛等癥狀。
專家建議,安全無小事,希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恰當安排學習、旅游及各種休閑活動,充實、平安、愉快地度過假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