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設立各級博士后站(基地)48家 聚集博士后人才7986人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日訊 “被認定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僅是對我們科研實力的認可,對我們今后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工作也會大有裨益。”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
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圖
近日,人社部所屬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2023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站備案情況的函》,公布了2023年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站名單,包括思儀科技在內,青島共成功申請認定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準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的組織,是產學研相結合、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對吸引集聚高端人才、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重要意義。截至目前,本年度青島市共新設立各級博士后站(基地)48家,包含7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1家省市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全市累計設立博士后站(基地)共319家,其中企業設站(基地)占比68%。
從全市各級博士后站(基地)所涉及的產業分布來看,設站規模和結構與青島經濟發展高度契合,涵蓋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能源等多條重點產業鏈,對于推動市場化產品和企業技術進步起到突出作用。
其中,醫療系統,是集聚衛生領域優秀博士后青年人才的金字塔。在本年度青島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申請認定中,青島市中醫醫院(海慈醫院)、青島市口腔醫院兩所三級甲等醫院,以高水平的醫療實力、研發能力、綜合效力成為博士后基地的新成員,它們與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中心醫院共同構成青島市醫療博士后站(基地)新梯隊。在未來三年的博士后招收規劃中,四家博士后站(基地)共計劃為青島引進博士后青年人才60余人,推動青島醫療事業的持續進步。
不斷擴容的各級博士后站(基地)為人才提供了更多舞臺和發展空間,也吸引了不少高層次青年人才。喬曉妮是中國海洋大學生物與醫藥專業2024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即將結束校園生涯的她,選擇畢業后留在青島百奧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繼續發揮自己在微生物抗菌肽方面的研究工作。“企業今年成功認定為青島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可以給我提供實現微生物源抗菌肽從研發到工程化、產業化的平臺。”喬曉妮表示,作為一名工程博士,未來也希望能借助該平臺,開發新型替抗產品,為食品安全、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擴容之外,青島也在頂層設計、政策扶持上對博士后群體給予關懷,出臺《青島市促進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實施細則》,對進站(基地)博士后連續兩年給予每月7000元生活資助,承擔科研項目的每人給予5萬元至10萬元項目資助,出站(基地)后在青落戶就業的按貢獻情況給予25萬元至40萬元資助,在青創業的連續三年每年按照其創辦企業上年度地方綜合貢獻與本人在企業占股比例乘積的30%給予創業資助,構建起從單位到個人、從進站到站、從工作到生活、從創新到創業的綜合性博士后資助政策體系。
得益于青島優良的博士后發展生態,越來越多的博士后青年人才選擇青島。據統計,截至目前青島市已累計招引博士后7986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1.6%,在站博士后2950人,博士后出站留青率高達76%,人數位居全省第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張瑤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