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時效性 24小時內救助到位
青島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時效性,24小時內救助到位
市民遇到急難事 先救助后補材料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多虧了先行救助政策,讓我解了燃眉之急!”說這話的是來自平度市云山鎮的齊大爺。30多年來一直在外流浪,其間,齊大爺還因遭遇車禍喪失了勞動能力。2023年10月,在其他省市的協助下,齊大爺回到了平度市云山鎮某村。但由于齊大爺30多年來一直處于失蹤狀態,戶口早已被注銷,村里也沒有房屋和土地。
青島民政部門立即啟動“一事一議”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先行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6000元,并為齊大爺尋找了一處養老服務中心暫住。同時積極協調當地派出所,想方設法恢復了老人被注銷的戶口。
記者了解到,青島擴大了急難型臨時救助范圍,覆蓋急難發生地在本市的所有本地、非本地戶籍救助對象,取消了戶籍地、居住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的鎮(街道)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居住在嶗山區中韓街道的濰坊外來務工者劉女士一家就是該政策的受益人。劉女士一家原本是四口之家,但8歲小女兒身患疾病,開出租車的丈夫又因車禍突然離世,使得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案鶕⑴恳患业那闆r,我們取消了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公示等環節,開通綠色通道在24小時內實施‘先行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6600余元,而后補辦手續?!睄魃絽^民政局工作人員王元告訴記者。
先行救助是指為急難型臨時救助對象開通的綠色通道。當群眾因火災、交通事故、突發大病等急難事項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時,政府先行救助,以解群眾燃眉之急。緊急情況解除后,受助群眾再按規定補齊材料、說明情況。截至今年4月底,青島共臨時救助困難群眾8750人次,其中非本地戶籍困難群眾141人次,先行救助221人次,累計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33萬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