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工資或多筆錢 28省份高溫津貼一覽
進入六月,高溫來襲,根據規定,多地“打工人”自6月開始,可以領取高溫津貼,補貼多在每月100元-300元不等。快來看看你能領多少?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其中提到,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
這意味著,高溫津貼是工資的組成部分,且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海南高溫津貼發放7個月
據不完全統計,28個省份對于高溫津貼標準有明確規定。
發放時間來看,海南高溫津貼發放時間最長,自4月開始至10月結束,連續發放7個月。
福建的高溫津貼自5月開始,共5個月。具體來看,5月按實際高溫天數12元/天計發,6-9月可按260元/月或按實際高溫天數12元/天計發。廣東、廣西等地津貼也發放5個月,不過時間有所調整,為6-10月。
其他大部分地區高溫津貼發放時間則為6-9月,共4個月。此外,北方地區如北京、山西、吉林等地津貼在6-8月發放,共3個月。
還有地區沒有固定的發放時間,而是以氣溫為發放條件。如天津明確,高溫津貼發放的條件是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作業,只要符合條件,無論是否處于暑期,用人單位均應按規定發高溫津貼。重慶則規定,室內工作場所溫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溫津貼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標準發放;35℃以上37℃以下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標準發放;37℃以上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標準發放。
多地高溫津貼可達300元/月
就高溫津貼的標準來看,多數省份按月或者按天發放。河北較為特殊,按小時發放,具體來看,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2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1.5元。
按月標準來看,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多地的高溫津貼可達300元/月。按日標準來看,陜西高溫津貼日標準最高,為25元/天。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未發現黑龍江、青海以及西藏等地的高溫津貼政策。其中,青海、西藏的人社部門對記者表示,因氣溫未達標準,沒有高溫津貼。
除了發放高溫津貼以外,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在氣溫過高時應當調整工作時間,氣溫達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工作時中暑算工傷嗎?
各地的高溫津貼標準大多針對室外露天工作,那么非露天勞動者能領到高溫津貼嗎?
河北厚諾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家茂對記者表示,若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即使是非露天勞動者一般亦可享受高溫津貼。
隨著夏季氣溫逐漸走高,“打工人”在高溫下工作不免會感到身體不適。《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雷家茂解釋,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鑒定。經鑒定為職業病的,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若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則勞動者的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該用人單位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