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11位、北方第2位!青島人才“引力場”緣何強勁?
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才更是第一資源。
近日,智聯招聘聯合智庫機構澤平宏觀發布《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報告公布2023年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榜單,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武漢、無錫位居前十。青島排名第11位,與去年持平,穩居人才吸引力“北方第二城”。
榜單以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凈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凈流入等指標為參數,其中,人才凈流入占比,即(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國流動人才總量,是人才吸引力指數的核心指標。
近年來,青島在人才的引育留用方面全方位發力,持續加大人才吸引力,加快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市人社局數據顯示,2023年,青島引進集聚各類人才26.3萬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引進集聚人才達5.59萬人。
青島,何以成為人才“理想城”?又該如何進一步增強人才“強磁場”?
01
宜業
“人往高處走,人隨產業走”,是人口流動的驅動因素和基本規律。
榜單前10名的城市,與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基本吻合。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城市發展能級仍是人才吸引力最核心的要素。
青島2023年生產總值達到1.58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了0.7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9%,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占全省比重達到17.3%。
產業發展是吸引人才的關鍵。青島產業體系完備、基礎雄厚,一、二、三產齊頭并進、加快發展。特別是工業門類齊全,涵蓋41個行業大類中的39個,近年來,青島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不斷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新領域,這為構筑人才“強磁場”注入源源動力。
如在傳統產業領域,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傳統產業,很大程度上已經代表我國相關行業的最先進水平,持續釋放引才比較優勢。
在新興產業領域,青島不遺余力布局、開足馬力直追。瞄準“芯屏”產業做大做強,集聚起京東方、海信視像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建重點項目11個,總投資387.5億元。集成電路實現全產業鏈環節聚合創新項目“卡位”入鏈,初步形成了西海岸新區和嶗山、城陽、膠州、即墨協同發展的“一核四極”格局。此外,還有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這些新興產業的“垂直崛起”,不僅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是吸納人才的“蓄水池”。
產業聚人才,人才興產業。青島產業蓬勃發展,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舞臺,同樣,只有吸納更多的人才,青島的產業才有足夠的創新動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02
宜居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以流動人才數據為指標,其中25歲以下人才占比達到近半數,換句話說,一個城市吸引力排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人才的地域選擇。
當前,國內一二線城市人才布局趨向年輕化,高層次人才年輕化趨勢尤為明顯,如何吸引年輕人成為每個城市的“必答題”。
總體來看,這一群體更加注重工作發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在城市選擇上,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乃至城市消費活力和文娛活動豐富度都是其“愛上一座城”的原因。
因此,青島在強勢打造“宜業”外,越來越注重城市的“宜居”。
自2022年開始,青島啟動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聚焦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等十個重點領域攻堅,2000多個項目落地實施。
例如,完成473個老舊小區改造;重慶高架路、遼陽快速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等建成通車,青島東岸城區“四縱五橫”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建成開放,建設83個口袋公園;建成72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2.5萬余個……一切變化,讓人才在青“獲得感”越來越高。
在“買買買”方面,青島消費底蘊濃厚,商圈“遍地開花”,眾多大品牌對青島青睞有加。僅去年,全市就招引首店、品牌店、旗艦店320余家,更有京東Mall山東首店、山姆山東首店等陸續官宣落戶青島。
而在文體娛樂方面,剛剛榮獲“2023音樂節之城”的青島,不僅是音樂節、演唱會主辦地,同時也是音樂節服務內容的輸出地。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脫口秀、開放麥等形式的演出,在青島也正在從“小眾”變得越來越常態。
“青山綠樹,不寒不暑;碧海藍天,可舟可車,中國第一。”擁有獨特自然稟賦的青島,不斷雕琢城市之“美”,在承載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致力于打造人才可以詩意棲居的美好家園。
03
宜人
“人才爭奪戰”是新時期經濟轉型、發展理念轉變、戶籍制度改革、老齡化社會來臨等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但其實質主要是各地之間的人才博弈。
杭州近年來人才凈流入排名持續穩定靠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來自于其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南京,2023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7%,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9.6個百分點,拉動相關產業快速增長,不斷培育壯大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近年來人才持續凈流入的重要因素;無錫近年來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迅速,2023年6個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產業鏈的蓬勃也帶動了人才鏈的繁榮。
“宜居宜業”的青島,蓄力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做優比較優勢。
用“真心”贏得“真心”。開展“人才強青”計劃,組織“青雁歸巢”等引才活動,開展“智引全球”藍色招聘活動,連續24年舉辦“藍洽會”,開展博士后創新創業“五大行動”,招引高層次人才。
暢通各類人才發展渠道。實施“專精特新”企業職稱申報“舉薦制”,推行職稱評審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完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優化專技人才和技能人才貫通評價通道。
我們期待,伴隨城市的經濟結構、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等的持續提升,青島釋放更多的人才吸引力,為這座城市煥發新生機、增添新動力。
作者 |任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