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溫工作者送清涼 地鐵9號線有本“西瓜經”
青島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孫志文)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過后的高溫天氣,給地鐵施工帶來了嚴峻“烤”驗。在青島地鐵9號線正陽中路站的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焊接鋼筋。
烈日當空,腳下的鋼筋散發著陣陣熱氣。來自山東齊河的劉濤師傅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焊接制作,一手扶鋼筋,一手拿焊槍,對準焊接的部位不停地“滋滋,滋滋”。為了防止火星濺到臉上和手臂上,他每天都要“全副武裝”,穿上長衣長褲不說,還要頭戴安全帽、身披反光服,厚厚的手套也是標配。焊接作業點的溫度極高,電弧中心溫度可達1000℃以上。在火花的作響聲中,溫度又被推向一個新高度。盡管如此,劉師傅時而彎腰、時而蹲著,一絲不茍地焊接著每個部位,臉上的汗不住的往下淌。這么炎熱的工作環境,他和工友們為何依然熱火朝天干得起勁?
臨近中午,電焊工劉師傅換崗下來,先是走進了一旁新建好的工友驛站休息,接了一碗綠豆湯一飲而下,說道:“最近天氣太熱了,每天我喝至少能喝5大杯綠豆湯,咋喝都管飽!夏季高溫作業雖然辛苦,但是項目部早早給準備了防暑降溫物品,一一分發到兄弟們手上,我對那個大西瓜印象特別深刻。今年西瓜剛上市的時候一斤得賣好幾塊錢,我舍不得買,結果地鐵集團和項目部把西瓜送工地上來,一人就能分倆,可把我給喜得不行了。”劉師傅指著碩大的水杯說,在這兒,中午高溫時不工作,各種補貼加起來讓他非常滿足,他說:“作為一線施工人員,我為能參與青島地鐵9號線的建設而感到自豪。盡管高溫炎熱,但心里想著我們早一天把9號線建好通車,這條線路發揮了作用,我們流的汗就值了。”
“太陽暴曬下的鋼筋是真的燙手。鋼筋籠下完了之后要澆筑混凝土,這個班組也很辛苦,澆筑混凝土中間是不能休息的,高溫的時候班組要一直堅守在現場。”正陽中路站施工單位中建一局項目經理張曉旭介紹道。“我們盡量把戶外作業安排在清晨、傍晚等相對舒適的時間段,工人們的施工安全和防暑降溫措施我們也盡全力做到位。”說完,他輕車熟路地帶著大家往旁邊裝配式板房走去。墻上赫然可見紅色的“工友驛站”幾個大字,七八位工人師傅正在那邊休息。
在與正休息的工人打過招呼后,張曉旭開始介紹工友驛站,工友驛站內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藥品擺放整齊,涼白開、綠豆湯、一次性紙杯等服務用品一應俱全,方便工人應對酷暑,同時,這里還設有醫藥箱應對突發情況。房間墻上,也適時張貼著防暑措施提示、安全宣傳畫、反詐騙宣傳海報等。看得出來,到“工友驛站”喝茶、小憩,與家人語音聊聊天,已經成為工友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據張曉旭介紹,實行班組建設以來,每日晨會都會對建設者進行身體狀態檢查,制定分包班組錯峰施工,輪換作業,并根據高溫天氣情況,適當增加勞動者的休息時間、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以實際行動全面落實班組建設,保障工友安全權益。此外,正陽中路站常態化開展夏季防暑降溫活動,為工友發放西瓜、礦泉水等防暑用品,持續“走心”的舉措,讓工友們感受到物質、精神的雙清涼。
“青島地鐵集團第一建設分公司落實班組建設要求以來,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在夏日送清涼活動中,張師傅抱著兩個西瓜的開心笑容。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班組建設不是口號,是對一線地鐵建設者實打實的關懷。炎熱夏日里的一個西瓜,能讓師傅們體會到關愛,他們也用更盡心的工作來回應,安全、優質、高效的目標實現起來不就容易了嗎?”第一建設分公司工程處副處長倪向陽說,大家將以上的經驗稱之為“西瓜效益”——工人生活有保障,工程也就有了保障。
第一建設分公司高度重視“工人生活有保障”,入夏以來組織各工區落實防暑降溫工作要求,建立專供工人休息的工友驛站,積極開展夏季送清涼活動。針對持續高溫天氣對戶外作業帶來的影響,通過靈活調整作業工序實施錯峰施工,實行早上班、早下班,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施工作業,同時高度重視防暑降溫知識宣傳,多渠道推送每天天氣情況,向工友講解防暑降溫、中暑應急救援方法等安全知識,開展中暑急救應急演練,全面提升工人高溫天氣下安全作業和防暑降溫等自我保護技能,為高溫下的建設者們送去絲絲涼意,同時與周邊醫院合作,爭取最快時間應對意外,確保工人安全度過夏季。
正陽中路站是青島地鐵全面落實班組建設要求的一個縮影,接下來,第一建設分公司將總結每個工區班組建設先進經驗,組織各施工單位相互交流學習,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戰高溫、斗酷暑、保安全、促生產的工作中去,向“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