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每年過半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校地三十年共生 融合發展
青島大學每年萬余名畢業生中有一半以上留青就業創業,超過70%留魯就業創業;三分之二以上青島上市公司CEO/CFO、二分之一以上青島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二分之一以上的青島各大醫院科室主任、山東省紡織企業70%的高管為青大校友。
大道同行三十載
綜合發展勢頭強勁
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原青島大學、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醫學院和青島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新的青島大學。5月13日,合并辦學三十周年之際,青島大學創新發展大會暨高水平大學建設論壇舉行。冠以城市之名的青島大學與區域發展共融共生、與城市發展互動共進。
從1993年到2023年,青島大學在四校合并辦學的三十年里,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這五大基本職能,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5月13日,在青島大學創新發展大會暨高水平大學建設論壇上,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介紹了合并辦學三十年歷程。如今學校進入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開啟了全面建設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新篇章。
目前,青島大學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4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種,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8種;12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17個學科入選2022軟科世界一流學科,27個學科入選2022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17個學科入選USNews2023年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2018年以來,學校動態調整招生專業,陸續停招本科專業23個,新增專業4個,將招生專業由102個優化調整到79個。共有39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為進一步釋放師生創新活力,青島大學堅持以深化體制改革為“動力源”,加強科技政策頂層設計,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優化科研生態,擴大科技管理自主權。近十年來,學校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35項,立項數量10年間增長了140%,在2022年公布數據的全國350多所高校中位居第43位。十年間,到賬縱橫向科研經費從2013年的7642.6萬元增長到2022年37612.1萬元,增長392.1%。SCI論文數從2013年的666篇快速上升到2022年的4924篇,年均增長63.9%。2022年進入自然指數排行榜全球高校前300位,中國內地高校76位。
與城市同頻共振
每年半數以上畢業生留青發展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青島大學以青島城市命名,與青島市相伴而生、血脈相連。
繼推出《青島大學服務青島計劃》之后,2018年,青島大學又發布了《青島大學服務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白皮書》。面向“十四五”,青島大學制定服務山東、服務青島“十四五”行動計劃,并提出“一體四翼”的工作思路:“一體”是以學校事業發展為體,“四翼”中第一翼是指上合校區建設,依托上合校區服務上合示范區,服務上合組織經濟發展需要;第二翼是指醫學醫療事業發展,以科研帶臨床,以高水平醫學帶高水平醫療,打造北方重要的醫療高地;第三翼是指師范教育(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以小而精、小而優、小而強的師范教育,服務青島基礎教育發展;第四翼是指科技文化社會服務。
青島大學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高水平的成果服務山東、青島高質量發展,校地融合不斷走深走實。近十年來,青島大學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戰略合作,與青島市共建青島企業家學院、青島律師學院、青島社會工作學院,與威海市、日照市、菏澤市、東營市共建創新研究院,青島大學威海創新研究院獲批首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與產業、企業需求有效對接,共簽訂橫向科技合作協議1730項,實現專利轉化285項。
青島大學每年萬余名畢業生中有一半以上留青就業創業,超過70%留魯就業創業、2/3以上青島上市公司CEO/CFO、1/2以上青島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1/2以上的青島各大醫院科室主任、山東省紡織企業70%的高管為青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