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特輯】媽媽,我想悄悄對你說……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麗濤 寧冠宇)
在每一位母親心里,世間最動人的話,莫過于自己的孩子叫一聲“媽媽”。可有這樣一群母親,她們似乎很難聽到孩子這聲親切的呼喚,因為她們的孩子聽不見,也說不出。
今天是母親節,青島新聞網記者走進三個聾啞孩子的家庭,傾聽聾啞孩子對媽媽最真摯的愛。
一個兩歲“聾娃”的獨白
我叫炅炅,今年已經兩歲啦,今天是母親節,我很想對媽媽說一聲我愛你,但我卻怎么也說不出來,因為我是大家口中的“聾娃”。
剛出生時,醫生叔叔就說我聽力測試不達標,本以為還有再發育的可能,結果幾個月后再去檢查,聽力依然不達標,我被診斷為天生聽力缺陷。
剛得知這個消息時,媽媽嚇壞了,連忙帶著我到北京、上海各地求醫,結果都得到一樣的答復:建議終生佩戴助聽器。
7個月大的時候,我第一次戴上了助聽器,雖然很難受,但卻是我第一次清楚聽到媽媽的聲音。可媽媽看起來卻并不開心,她哭了,流了好多好多眼淚,怎么擦也擦不完,我不知道她為什么哭。
也許是習慣了安靜,我并不喜歡發出聲音,但媽媽總想讓我多開口說話,她說這樣對我好。她喜歡趴在我的耳邊一遍又一遍地說話,告訴我這是獅子,那是老虎,這是爸爸,那是媽媽。她還總喜歡把嘴巴張得很大,讓我看到她說話時舌頭擺放的位置,感受她聲帶產生的振動。
爸爸說,媽媽已經從講話溫溫柔柔的小公主變成了“大嗓門”的女漢子,但我知道,她是想讓我聽得更清楚一點。
不過,我早就會叫媽媽啦!盡管只會說一個“媽”字,但也是很厲害的哦~因為每次喊“媽”時,都能看到她笑得亮晶晶的眼睛,我最喜歡看媽媽笑啦,我的媽媽笑起來最漂亮。
媽媽,你放心,我一定會跟著老師好好學習開口說話,我還想早點讓你聽到,那句我最想對你說的——“我愛你”!
我是她眼里的“完美小孩”
在別人眼里,我可能有點缺陷,但在媽媽眼里,我是最完美的。
我叫霖霖,今年七歲,在青島市中心聾校上一年級。我從出生時就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我是早產兒,還遭遇了橫胎難產,媽媽費了好大的勁才將我生出來,醫生叔叔說我能活下來是個奇跡。
從小,我就被診斷出較為嚴重的聽力受損和發育不良,那時住在保溫箱里的我,完全不知道病房外的媽媽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后來我才知道,那時候的媽媽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因為我的身體情況自責不已,甚至做出了輕生的行為。媽媽說,在關鍵時刻是我把她拉了回來,如果她走了,霖霖怎么辦呢?為了我,媽媽選擇堅強。
差點忘了告訴大家,我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幸運的是,他沒有聽力受損,也沒有發育問題,好歹媽媽的負擔還能減輕一點,但我又有點擔心,媽媽會不會更愛哥哥一點呢?后來發現,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康復教育,三年前,媽媽帶著我和哥哥,從煙臺來到了青島,獨自一人照顧起我們兄弟倆。我在學校里認識了好多跟我一樣的小朋友,我和老師同學們相處得很開心,我開心,媽媽就開心。
有時候我也會疑惑,有聽力缺陷的我能變得更好嗎,媽媽會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霖霖只是比別人多了一只小耳朵,你永遠是媽媽心中最完美的小寶貝!”在媽媽的陪伴和鼓勵下,現在的我已經會開口說話啦,盡管還說得不太清晰,但媽媽都能聽懂。
如果你問我最愛的人是誰,答案必須是我的媽媽!今天母親節,我要多給媽媽幾個愛的親親,多叫她幾聲“媽媽”,她應該能明白我有多愛她吧……
媽媽教會我什么是堅強
我有一位“虎媽”,她常常對我說,凡事都要靠自己。
我叫碹碹,今年10歲,在青島市中心聾校讀二年級。也許在大家的眼中,我屬于弱勢群體,但媽媽卻告訴我:“聾啞不是‘特權’,別人能做到的你一樣可以。”
她帶著我從萊州上北京做康復,又來到青島讀書,她既照顧著我的生活起居,也兼顧著我的學習和康復訓練。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我往往都要練習一個星期,但為了糾正一個字的發音,媽媽可以陪我練習一整天。我好像從沒見過媽媽脆弱的樣子,在我說話最吃力,自己都想放棄的時候,她也從未沮喪。我總覺得,只要有媽媽在,天塌下來都不怕。
但我不知道的是,在我做人工耳蝸手術時,媽媽曾坐在手術室外嚎啕大哭;在我叫出第一聲“媽媽”時,她也曾背過身去,淚流滿面。我的媽媽雖然嚴厲,但也很溫柔,她沒有時間打扮自己,卻總會為我準備漂亮的新衣服;她總說我調皮,但偶爾也會跟著我一起胡鬧。
媽媽說,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好好學習,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其實,我還沒有規劃好我的未來,但我想,肯定是要成為跟媽媽一樣堅強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