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梯隊 數字青島建設駛入“快車道”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近年來,青島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實體經濟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發揮“工賦青島”模式的引領作用,不斷推動數字化新技術在更多領域創新應用,全市數字化轉型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制造業開辟出更廣闊價值空間的同時,也帶動數字產業加快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發展重要動力。
去年,賽迪顧問發布了《2022中國數字城市競爭力研究報告》。報告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建設內容,從信息基礎、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經濟、技術創新、低碳發展六個維度對全國城市數字化競爭力能力進行了全面評估,青島市位列“2022數字城市百強榜”第七位,連續三年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并成為唯一入選民生服務典型實踐的城市。
這無疑是對青島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的肯定。當下,青島正以更大力度推動數字青島建設,用數字為經濟賦能、為民生提質、為治理增效,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到成果看,政府數字化改革讓政府治理“高效能”。近年來,青島推進“一網統管”改革,將全市各級各部門“千條線”業務納入一網統管,構建“平戰結合”的一體化城市管理體系;推進“一網通辦”改革,聚焦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改革需求,通過流程再造、系統重塑,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的一流營商環境。
惠民服務數字化改革讓居民生活“高品質”。2022年,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創新實施“減證辦”“免證辦”“承諾辦”等一系列便民惠企改革舉措,全面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在全國領先推動跨行業、跨層級、跨領域電子證照一站式聯展聯用,目前全市已匯聚電子證照數據260余類2900余萬條,50類常用電子證照全部接入市、區兩級政務大廳線上審批系統,實現食品餐飲、文化體育等13大類67個電子許可證與電子營業執照聯動應用,并推出涵蓋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個業務領域的無感審批事項348項。
產業數字化改革讓經濟發展“高質量”。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2022年度新入庫工業互聯網改造項目500余個,推動企業完成244個兩化融合升級項目,新認定90個工業賦能場景示范項目。不只是中小企業。大企業和行業頭部企業引領是青島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特征。這些企業步履不停地創新,也在不斷刷新青島數字化轉型的“高度”。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4次蟬聯全國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第一位,海爾、青啤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新能源汽車、紡織服裝等40多個特定行業工業互聯平臺加快發展。
今年1月初,《青島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實施方案(2023—2025年)》發布,內容涉及智能工廠改造、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突破等方面,這是青島2022年以來在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上持續加壓奮進、闊步前行的生動體現,也再次吹響了未來三年青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沖鋒的號角。
今年2月24日,數字青島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強調要統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水平,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抓好數字經濟重點產業發展。
要加快提升數字政府效能,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全市一個數字機關”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云腦功能,增強智慧化決策能力。要持續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持續完善已經推出的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應用功能,再推出一批改革事項,打造全國智慧生活城市樣板。
要深入推進數據共享和應用,提升政務數據共享管理水平,加速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統籌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底座。要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協調,強化調度督導,進一步完善評估體系,切實把數字青島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今,青島越來越把數字青島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整體性系統性設計,落實好各項任務部署,以數字變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城市生活品質、社會治理效能,努力在全國數字化轉型中爭先進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