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再晚也能“擼鐵”,24小時健身房成白領新選擇
【青島新聞網原創】
(記者 吳陽)
晚上10點,位于市北區的中央商務區逐漸安靜下來,寫字樓里的燈逐一熄滅,最后一波“打工人”陸陸續續搭乘交通工具離開。而寫字樓附近的24小時健身房卻熱鬧了起來。
記者在走訪后發現,深夜健身的人群以上班族居多,此外還有“社恐”人群和“卷王”。晚上9點之后店內無人值守,深夜健身的顧客通過掃會員碼自助進店,最晚的會擼鐵到凌晨一兩點鐘。
24小時健身房多數開在辦公樓、居民生活區附近。不同于傳統健身房的年卡制,24小時營業健身房推出的次卡、周卡、月卡、季卡大受顧客歡迎,其中,以9.9元的周卡最受顧客青睞。24小時健身房以全時段營業、智能化運營、月付甚至周付的收費模式為賣點,吸引附近“打工人”深夜健身。
深夜健身興起,最“卷”健身狂,擼鐵到凌晨
當天晚上10點,跟隨音樂的轟鳴聲、人在運動器械上的踏板聲,記者來到位于卓越·大融城商場3樓的樂刻24小時健身房,第一印象是“好熱鬧!”。
200多平米的空間內,十幾個人正在健身,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無氧區域的健身器械上有五六個人正在“擼鐵”,嘴里發出竭力的嘶吼聲;剛結束訓練的人正聚在一起交流訓練方法;有氧區域的跑步機上有兩三個人正在慢跑。
一家24小時健身房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記錄,顧客最晚離開健身房記錄是凌晨一兩點鐘,最早的記錄是早上5點。“都是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加班、上夜班,只能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來健身。”
負責人說,深夜健身的人群相對固定,大多是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白領,還有不少是附近飯店的廚師、服務員。“之前有外籍人士,為了保持在國內的生活習慣,會在深夜到店健身。“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深夜到店的顧客都是自助健身。位于宇恒大廈5樓的LikingFit24小時健身房內,人臉識別、遠程監控、手機App線上健身指導等一系列無人經營模式,深夜健身人群可以無障礙享受運動時光。“掃會員碼就可以進門、使用器械。”一名正在健身的市民告訴記者。
晚上11點左右,大部分人結束健身離開,健身房逐漸冷清下來,只剩下四五個人。
深夜擼鐵成健身人新選擇
當天,結束健身的市民王先生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3歲,在青島一家電子制造企業從事研發工作,工作的原因經常加班,普通健身房開門時間剛好是他上班的時間。“年底要去女朋友家見家長,必須下定決心減肥了!”王先生笑著告訴記者,在看到離家不遠有一家24小時健身房后,開始每天晚上9點左右來這里鍛煉。
正在健身的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倒不必工作這么久,但大半個晚上都被拴在孩子身邊。趙先生的孩子今年3歲,每天晚上9點上床,他要負責哄孩子睡覺。等孩子睡著能出門健身,一般也10點了。
有人因白天沒時間,無奈選擇深夜健身,還有人深度“社恐”,更享受夜晚寧靜的健身時刻。
“游戲已經打膩了,下班了也不能一直在家躺著,就出來鍛煉下。”深夜11點30分,結束健身的胥先生正在鏡子前拍照記錄,他告訴記者,持續健身有兩年時間了,作為一名深度“社恐”人士,避開人流高峰不僅減少器械排隊等待時間,人越少自己會覺得越輕松。“也有很多人,剛剛開始健身,對自身狀態很不滿意,人太多會覺得害羞,就選擇深夜人少的時候來。”
深夜健身,更疲憊還是更輕松?
在青島的各大24小時健身房內,健身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揮汗如雨、嚴格自律,當問及健身的目的,你通常能得到這樣的回答——保持健康。但在互聯網上,大批的網友認為,“熬夜健身只會得到一具健康的尸體”。
對此,一位經驗豐富的健身房從業者告訴記者,深夜健身確實有悖生活常理,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只要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其實在什么時間健身影響不大。
那深夜健身到底對身體有什么影響?記者采訪到了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心內一科心臟康復中心主任劉虹,“對于個人來說,最佳的運動時間就是能保持規律運動的時間。”
劉虹還告訴記者,對于有心臟疾病的病人不建議飽餐之后運動,飽餐后運動會引起心臟缺血,建議最好將運動時間放在兩餐之間。“只要是身體健康,符合自身運動規律,在不影響睡眠、工作的基礎上,早上健身或者晚上健身,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