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 中國海水稻實現4‰鹽度下耐鹽常規稻產量新高度
青島新聞網10月11日訊(記者 朱穎 )今天上午,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組織的耐鹽堿水稻專家測評會圓滿完成。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邀請山東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周學標研究員、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水稻專業組委員張保友研究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李升東副研究員擔任測產專家。對耐鹽常規稻材料22ZS-39和22ZS-44進行了小面積試驗田測產驗收。
種植試驗田土壤含鹽量0.34‰,pH值7.9,測產水稻材料以及對照品種全生育期進行4‰的咸水灌溉。此次測產材料22ZS-39產量608.9kg/畝,高于對照鹽稻21號17.8%;22ZS-44產量691.8kg/畝,高于對照鹽稻21號33.8%。此次測產產量打破往年記錄!實現了4‰鹽度下耐鹽常規稻產量新高度。
中心研發團隊自2012年開始做耐鹽堿水稻育種研究。育種過程中通過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及生物育種相結合的育種手段,縮短育種周期。
2019年耐鹽常規稻的產量為295.9 kg/畝,2021年耐鹽常規稻的產量為590.6 kg/畝,2022年4‰鹽度下耐鹽常規稻的最高產量為691.8。中心在育種方面不斷突破,并且每年持續不斷輸出新的穩定的耐鹽堿水稻新品種。
同時,十年間,中國海水稻已從科研試驗階段,發展到產業化規模化推廣,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飛躍。截至去年底,中國海水稻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分布在黑龍江、山東、江蘇、新疆、內蒙古、浙江等十多個省份,品種覆蓋全國四大類典型鹽堿地。目前中國推廣海水稻種植的面積突破1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