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十組數據”折射青島高質量發展“非凡十年”

2022-09-29 14:2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9日訊  GDP年均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3%……市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深入貫徹黨中央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新舊動能轉換強勢突破,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邁出新步伐。

數據一:全市經濟實力持續躍升

青島市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6869.6億元,相繼邁上8千億、1萬億、1.2萬億、1.4萬億“四大臺階”,年均增長7.6%,高于全國、全省0.2和0.9個百分點。2021年GDP達到14136.4億元,占全省比重由2012年的16%提升到2021年的17%,省內排名居首位,副省級城市排名第8位。人均生產總值躍上新臺階,2021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38849元,高于全國、全省5.8和5.7萬元,比2012年增加62213元,年均增長6.0%,按平均匯率折算,2021人均GDP超過2.1萬美元,按世界銀行的國別收入分組標準,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數據二:需求拉動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扎實推動產業循環暢通、供需動態平衡,著力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十年間,全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以項目的“大提速”跑出發展的“加速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超5.8萬億元,年均增長13.0%;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4.1萬億元,年均增長10.3%;外貿出口逆勢上揚,2021年貨物出口總額達到4921億元,躍居全國城市第4位,比2012年增加2350億元,同比增長27%,年均增長6.9%。

數據三:財政金融擴容提質

財政總收入和人均財力跨越式增長,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368.3億元,是2012年的2倍;在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的同時,全市人均財力達到13800元,是2012年的1.7倍。金融市場健康發展,2012年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9818.3億元和8632.8億元,2014年青島成為全省首個存貸款雙過萬億元的城市,2021年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2374.9億元和24089.1億元,新增貸款首次突破3000億元、創歷年最高水平,存貸款規模和年度增量實現翻番。

數據四: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推動經濟提質擴量,不斷增強產業體系整體競爭力,實現高效率、優結構、可持續的增長。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4.5:43.8:51.7調整為2021年的3.3:35.9:60.8。

農業發展提檔升級。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2012年的567.2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897.1億元,年均增長5.3%。糧食安全“壓艙石”更加穩固,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312.8萬噸,是2012年的1.2倍,連續四年穩定在300萬噸以上,為歷史較高水平。“青島農品”影響力連續兩年進入中國區域公用品牌榜前十名。

“制造強市”根基穩固。全市工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2608.4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3884.1億元,年均增長6.3%。2021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50.3%,比2012年提升9.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由2012年的39.8%提高至2021年的60.5%,高于全省13.7個百分點,排名穩居全省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由2012年的不到24%提高至2021年的27.9%。

服務業成為主引擎。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3553.3億元增加至2021年8596.1億元,規模擴大了2.4倍,年均增長8.6%,在全市生產總值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51.7%提高至60.8%,提升9.1個百分點。

數據五:創新驅動全面推進

青島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城市創新能力評價位列全國第10位,進入第一梯隊。

創新活力加快集聚。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迅速起勢,2021年“四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651億元,居全省首位,占GDP比重32.9%,貢獻率為14.2%,居全省前列。研發經費投入持續提高,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由2012年190.5億元增加到2020年300.9億元,年均增長7.0%。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迅猛,由2012年538家增加至2021年5554家,是2012年的10.3倍,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306家。

創新平臺快速拓展。卡奧斯蟬聯全國“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之首,海爾、青啤入選全球“燈塔工廠”,26個特定行業互聯網平臺投入運行,“上云用云”企業3萬家。“互聯網+消費”趨勢突顯,2021年,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額1.5萬億元,同比增長26.1%,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網絡銷售額742億元。

創新成果持續涌現。“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國之重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下線,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天然氣水合物開采、耐鹽堿水稻試種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2021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09項,獲得省級科技獎勵102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1616件。“新產品”產量不斷提高,生產新能源汽車1003輛,智能電視產量達到1881.6萬臺,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964套。

數據六: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強化全域統籌,城市承載力提質升級。

城市布局持續優化。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00萬平方米,惠及30.2萬戶。即墨撤市設區,膠州加快融入中心城區“半小時”經濟圈,膠東國際機場建成運營,濟青高鐵、青鹽鐵路等建成通車,地鐵實現網絡化運營、總里程跨入全國前10位。2021年青島市常住總人口1025.6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77.17%,比2012年提升11.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全省12.5個和13.2個百分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區域協同步伐加快。強化青島“龍頭”作用,發起設立1000億元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加強與膠東經濟圈兄弟城市的聯動,攜手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萊西一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合作區加快建設。青島與其他四市的經濟關聯度正逐年提升,2021年膠東五市GDP總量為3.6萬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為42.8%,比2012年提升2.2個百分點。

數據七:交通設施升級提速

以空港和海港為輻射中心、以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干,與城市交通系統緊密銜接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建立。

鐵路運輸網絡加速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境內鐵路總里程已達666公里。全市路網通行效率進一步提升,國、省道公路優良率達到90%,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5365公里。青島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躍居全球第4位、第6位,海鐵聯運量穩居沿海港口城市首位,躋身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數據八:綠色發展底色亮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積極構建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深入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和碧水保衛戰,大力建設生態宜居幸福城市。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2021年全市單位GDP能耗0.23噸標準煤/萬元,比2012年下降37.1%,年均下降5.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0.52噸標準煤/萬元,比2012年下降46.5%,年均下降6.7%。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2021年,全社會煤品燃料消費量983.7萬噸標準煤,占全社會能源消費量比重27.5%,比2012年降低10.2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33.3億千瓦時,占全市發電總量比重17.7%,比2012年提升14.5個百分點,降碳工作全省領先,躋身全國低碳城市前列。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消減,2021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年平均300天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等級;20個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面積達到99%,入選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數據九:對外開放縱深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新發展格局“雙節點”,對外開放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在全國、全省的引領示范效應不斷增強。

利用外資“龍頭”地位穩固。2021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08家,合同外資214.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61.7億美元,外資規模穩居全省第一,居副省級城市前列。

對外貿易成績斐然。外貿進出口連續創歷史新高。2021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8498億元,躍居全國城市第9位,比2012年增加3886億元,年均增長6.5%。外貿新業態不斷涌現,跨境電商“垂直崛起”,成為拉動青島外貿增長的新動能,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300億元,實現連續翻番,規模占山東省比重近三分之一。

開放能級大幅躍升。上合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三年集聚1700多家貿易主體,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29項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建成運營日韓德以和上合五大“國際客廳”,已與60多個國家(地區)、110多個城市(省州、機構)建立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截至2021年,與25個國家的27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比2012年增加8個;友好合作關系城市56個,比2012年增加19個。

數據十:高水平小康全面建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聚焦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踐行為民服務根本宗旨,大力度實施民生幸福工程,人民群眾生活實現顯著性改善,奪取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勝利,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

富民增收成效顯著。2021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23元,首次突破五萬元大關。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39元,首次突破六萬元大關,是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5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8.7%,穩居省內第一。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21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1:1,相比于2012年的2.54:1收窄0.23,自2018年以來實現四連降。

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城鄉居民住房面積逐年增加,2021年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為32.1平方米和37.4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4.2平方米和5.1平方米。青島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穩居全省前列,2021年全體、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8.0%、27.8%和29.2%,全體居民恩格爾系數低于全國1.8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全市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加強,基層民主參選率達到100%。全面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截至2021年末,全市養老、醫療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82.9萬人、911.9萬人。住院難的矛盾進一步緩解,全市擁有醫療床位6.8萬張,十年間年均增長5.4%。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青島模式”在全國推廣,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為老服務的服務中心和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269個。失業率控制在較低水平,2021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4%,比2012年降低0.19個百分點。精準脫貧任務提前完成,實現28535戶、6388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進一步降低一類客車通行費!膠州灣大橋差異化收費預計最快10月下旬實施

2022-09-29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正式發布!2022年青島民營企業100強系列榜單確定

2022-09-29    青島新聞網

中山路城市記憶館正式開館!歷史城區文博展館推介發布

2022-09-29    青島新聞網

山東今明兩天天氣晴好 “十一”假期前三天多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2022-09-29    齊魯網

9月29日9時聊城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2022-09-29    聊城衛生健康

青島新組建一集團公司,列市直企業管理

2022-09-29    青島政務網

9月30日,市北區將進行新一輪核酸檢測

2022-09-29    愛市北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10月份健康提示

2022-09-29    青島疾病控制微信公號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长治县| 岗巴县| 保山市| 凤城市| 葫芦岛市| 科技| 万州区| 井冈山市| 邢台市| 临朐县| 平安县| 安徽省| 玛多县| 定西市| 宜川县| 湛江市| 龙口市| 上高县| 增城市| 淮滨县| 乌拉特后旗| 邢台县| 繁昌县| 九龙城区| 仁寿县| 巢湖市| 开鲁县| 红原县| 新丰县| 洪洞县| 日土县| 澳门| 永济市| 阿瓦提县| 新和县| 江孜县| 宿迁市| 尼勒克县| 竹北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