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賽道布局“未來” 青島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城無產不興,產無城不立。可以說,產業與城市的良性互動,是一個城市向上發展的動能所在。
今年是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決勝之年,山東聚焦發力“十強”產業,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綠色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十強”產業涵蓋一二三產涉及山東省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潛力產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將“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放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重點打造的“六個城市定位”之首,將“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放在未來五年要全力抓好的十個方面工作的首位。
可以說,當下的青島,正在加快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緊緊圍繞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落子布局”。不斷推動“十強”產業在青島集群發展、鏈式發展,發起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著力打造24條重點產業鏈和七大未來產業,逐漸構建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一幅產業振興宏圖在青島漸次鋪開。
立足優勢產業 筑牢“根基”再賦能提升
實體經濟是一座城市的發展根基,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而制造業,一直是青島最突出的比較優勢。
以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五朵金花”為代表的制造業品牌族群,深刻影響著一、三產業的品牌建設,成就了青島“品牌之都”的美譽。隨著城市發展,青島把品牌建設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較強影響力的新一代“青島金花”品牌企業和高端品牌產業集群。
青島軌道交通裝備是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今年6月14日,青島市政府與中國中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打造世界級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新能源產業發展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有了央企鼎力支持,原本就基礎雄厚、已經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將朝著“世界級”產業集群飛奔。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青島制造業正在大步邁向“智造時代”。與此同時,汽車產業也已成為青島新的支柱產業,“智能制造”正是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競爭優勢。作為青島高端裝備產業打造的重要集群之一,這里已經集聚了相關企業400多家,汽車類重點項目130多個。三大整車、四大專用車強勢發力,千億級產業鏈條不斷縱深發展,成為全省25個特色產業集群之一。
記者了解到,從2018年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首輛車下線,到如今實現累積100萬輛的生產突破,這種速度折射的是青島汽車產業新城的發展速度。未來,華東基地將進一步加快青島汽車產業新生態構建,助力青島汽車產業從千億產業向萬億邁進,打造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聚區。
海洋是青島最大的潛力,也構筑起青島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上半年,青島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304.1億元,同比增長10.1%,占地區生產總值32.6%。超三分之一的生產總值從“海”中來,這一比重十分可觀。
為持續擴大青島海洋經濟的既有優勢,今年以來,青島海洋發展系統加快推動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加大涉海企業幫扶力度,海洋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其中,今年上半年青島全市33個海洋及相關產業增長面達93.9%,海洋經濟發展基本盤進一步鞏固,其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重點產業延續上升勢頭。
今年5月,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標志著我國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產業實現了由“0”到“1”的進階發展。而這,只是一個開始。2022年總投資10億元的“國信2號、3號”養殖工船項目也已經啟動。未來的養殖船隊將帶動配套產業鏈形成千億級海洋產業集群。
新興產業增量崛起 搶占賽道布局“未來”
結合山東省“十強”產業,青島在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的同時,也在加速布局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實現增量崛起。
如今,文創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正在青島層出不窮。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建設青島影視產業基地”,將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作為全省“1+N”影視基地(園區)布局的核心園區。青島市把影視產業作為發起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的主打戰役,建設全國領先、世界水平的“影視之都”。青島西海岸新區打造“影視之都”國際化城市名片,新區將影視文化產業鏈作為九條重點產業鏈之一。可以說,以文旅賦能商業體驗,青島東方影都打造城市價值的新增長極。
與此同時,青島依托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撐起城市轉型升級的一片藍天,以互聯網行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茁壯成長,自媒體、新媒體、直播、電商等“風口產業”成為推動新時代城市發展的強勁力量。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島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域共集聚文創、電商、MCN、廣告傳媒等各類新媒體企業300余家,成為全市新媒體企業最為集聚的區域。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芯屏”產業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6月21日,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基地投產后將徹底打破山東顯示面板領域缺少龍頭項目支撐的局面。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區已集聚了30余個總投資超千億元的芯屏產業項目,“芯屏”全產業鏈條崛起“芯屏經濟”戰略布局初步形成。據悉,2022年西海岸新區芯屏產業預計實現產值460億元,聚集各類從業人員和專業人才近五萬人,打造中國北方的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聚集區和發展高地。
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位于青島萊西市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而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公司依然在青島。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獨具慧眼,將目標瞄準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目前,特銳德旗下控股公司特來電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生態運營公司,其充電樁數量、電量、流量、專業人才、技術專利等均行業領先。
今年以來,萊西市著眼“智造+共享”概念,按照“1+3+N”產業布局,實現生活空間、研發中試、智能制造車間等共建共享,在姜山鎮打造千畝生物醫藥產業園,形成集金融支持、科創孵化、生產制造等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重點發展醫療器械、中藥等產業,逐步向高端醫療器械、生物藥、創新藥延伸,實現產業迭代升級。目前,萊西市現代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內已集聚海氏海諾、天成中醫藥、睿幸等20余家醫藥企業,未來將打造成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十大新興產業,實施重點突破、跨代趕超,打造一批五百億級和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同時,青島超前布局基因技術、未來網絡、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海洋物聯網等七大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找準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 落實措施保障產業集群發展
今年4月,青島召開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動員大會,部署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提出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向首批47家鏈主企業授牌。首批“鏈主”既是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的頭部企業,也是青島制造業的核心代表。
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青島實施建群強鏈行動,由市級領導同志分別擔任24條產業鏈“鏈長”,成立工作專班,負責產業鏈項目招引、企業培育、保障服務等工作。推出第一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鏈47家鏈主企業,發揮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同時,聚焦十大新興產業鏈,建設千畝新興產業園區,鼓勵區市領辦園區,“一園一業”“一業一策”推動,全市頂格協調,要素足額保障。
青島實施招大引強行動,各產業鏈每年力爭引進20億元以上或行業引領性項目2個以上,新引進的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中,制造業項目不低于三分之一。聚焦重大項目招引和推進攻堅突破,以項目大突破支撐產業大發展。
產業經濟發展的活躍,得益于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2021年3月,《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10月,《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出臺,提出服務企業、自然人、項目建設、創新創業“四個全生命周期”,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字化、專業化、品牌化“六種服務能力”。《方案》共推出46項創新舉措,其中13項全國領先、8項北方領先、7項省內領先。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給市場主體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青島是山東經濟的龍頭,此次出臺的“十強”產業行動計劃,為青島梳理出了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新一輪產業變革中的青島將在全球產業格局中將更具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上,青島正在用沖刺姿態跑出新的加速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