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環灣路邊,一男子到膠州灣洗海澡失聯,又是一場徹夜搜救……
8月6日深夜,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海口派出所巡邏民警的對講機里傳來指令:環灣路西側海域發生險情,一名男子在水中失聯。
民警迅速趕往位于白泥地公園南側約1公里的海邊現場,找到失聯男子的同伴詢問。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世寶特救生隊、星火救援隊的救援人員也先后趕到。
一名知情者告訴記者,失聯男子是本地人,當晚10時30分許,他與朋友一起到環灣路西側下海游泳。下海之前,這名男子曾經飲酒。
駐守在李滄區海邊的世寶特救生隊調來快艇,載著派出所民警在海面尋找。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調來了無人機,開始在近海搜尋。
“他下水的地方并不是浴場,膠州灣里的海況和市南沿海不一樣。”一名救援人員稱,男子下海時正好是漲潮,靠近海邊的地方正好被海水淹沒。除此之外,膠州灣里的海流里是沿岸流動的,如果這名男子失去自主活動的能力,很可能被海流推到膠州灣內別的區域。公安機關也發布了協查通報,希望膠州灣內沿海的漁船民和派出所民警留意相關情況。
截至8月7日早晨,搜救仍然在繼續進行。上午8時許記者了解到,救援人員已經找到了這名男子,遺憾的是,沒有奇跡出現……
7月31日,兩名游客被大浪卷下海的悲傷一幕,還印在很多市民的腦海中。這起悲劇發生后,青島又多次發生類似的險情:8月3日和8月4日,二浴附近礁石上和石老人網紅洞連續發生了多名外地游客被潮水圍困的事件。
這項工作,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海口派出所其實早已開始。“膠州灣的潮水退去之后,沿岸會露出大片的淤泥,最多能退下去近一公里。”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淤泥中棲息著蛤蜊、海蠣子等海洋生物,很多人喜歡在退潮時趕海,但有些人因為不熟悉海況會陷進淤泥。民警經常在巡邏時勸阻這些游客不要去不熟悉的地方,可還是有些人走到離岸邊100多米遠的灘涂盡頭,殊不知越往里走泥巴越軟,陷入淤泥的可能性越大。
去年的8月4日晚,膠州灣東側的白泥地公園灘涂上有人被困:當晚值班的海口派出所所長宋劍立刻和紀尚佐趕赴現場,只見昏暗的燈光下,兩名女子一前一后被困在離岸大約200多米遠的地方,一人腰部以下陷入淤泥中,一人的大腿根部也即將被淤泥困住。民警立刻穿上救生衣,把拴有救生繩的救生圈綁掛在身上,借助一大塊泡沫板,身體趴在上面增加受力面積,然后用腳向后蹬慢慢靠近被困女子,很快,消防救援人員也趕到現場,協助民警將兩名女子救出。
8月4日青島市應急委辦公室召開會議專門提出,海邊的安全防范形勢,已經到了異常嚴峻的地步。海邊的安全教育宣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會議提出要增設重點區域廣播裝置,加大警示牌的設置密度。
“還是能希望加大宣傳力度,讓人意識到海邊有危險。”在近期的幾段海邊救援視頻下方,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提出了意見。市民張先生建議,希望相關部門給每個游客發送公益短信,在表達歡迎來青島旅游的基礎上,告知大家最近的天氣、海況和可能存在的各種危險,并告知各支前置救援隊求救電話,確保能第一時間搜救——青島市應急委辦公室8月4日召開的會議強調,在重要風險區域設置救援工作站,安排專人或志愿者重點值守,要科學調配有關救援隊沿岸定點部署;救援力量前移,提高救援效率,確保遇有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開展救援。
“建議在一些重點的地方,能夠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音頻,告知大家這里曾經發生過什么危險事。”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會長、黃島區人民調解員協會會長、山東海川司法鑒定中心副主任劉華明建議,這些視頻可以采用卡通的形式,一來可以保護當事人的隱私,二來也更容易讓人接受,特別是讓孩子們接受。“有些人為圖新鮮好玩或者其他原因,自己陷于危險之中,希望人人提高敬畏自然的意識,對可能存在的危險有所警覺。”劉華明表示。
希望悲劇不再重演,
希望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