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制定“十條鼓勵政策”!膠州:突破“西南三鎮”,爭當鄉村振興“尖兵”
精準制定“十條鼓勵政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一年全面起勢、多點開花,三年拉開架勢、多線并進,五年形成優勢、多面引領”——
膠州:突破“西南三鎮”爭當鄉村振興“尖兵”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促進共同富裕的總抓手。如何應對鄉村振興這場“大考”?膠州市結合實際給出一個方案。
今年以來,膠州市越戰越勇,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晉級青島10區市前三甲,日漸成長為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如今,雄心勃勃的膠州市乘勝追擊,下大力氣補短板、強弱項、爭一流、當排頭,將重要發力點放在鄉村振興上,推出《支持西南三鎮突破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示范區的十條鼓勵政策》(以下簡稱“十條鼓勵政策”),聚焦群眾急盼、發展亟需,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未來5年累計投入超百億元,以期將里岔、鋪集、洋河“西南三鎮”打造成齊魯樣板主陣地、主戰場。
5年投入超100億元
打造齊魯樣板主陣地
“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功而遂。”眾所周知,鄉村是青島的短板,也是潛力所在、后勁所在,推動鄉村振興,當務之急是依據區域實際情況“取長補短”,推動區域全面高質量發展。
在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膠州市根據西南三鎮實際情況精準制定“十條鼓勵政策”,推動西南三鎮經濟社會發展“一年全面起勢、多點開花,三年拉開架勢、多線并進,五年形成優勢、多面引領”。同時,“因地制宜”為西南三鎮錨定發展目標:助力里岔鎮打造成為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鎮,鋪集鎮打造成為產教城融合發展的青濰門戶節點小城市,洋河鎮打造成為膠州灣底新自然生態鎮。
“十條鼓勵政策”覆蓋面廣,鼓勵西南三鎮在“產業集聚發展”“土地挖潛利用”“道路更新建設”“建設美麗鄉村”“提升民生保障”五個方面實施重點突破。具體而言,在產業集聚發展上,支持西南三鎮依托重大項目落地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支持西南三鎮培育壯大文旅康養等特色產業;在土地挖潛利用上,加大盤活閑置低效用地,支持推進土地整治復墾;在道路更新建設上,加大交通干道建設和路域環境整治力度,持續完善縣鄉公路路網,加快提升村級道路功能;在提升民生保障上,分批分步在西南三鎮連線成片打造美麗家園,加快提升教育衛生服務水平,推進鎮村雨污管網等設施建設。
“實施西南三鎮突破發展十條鼓勵政策,不僅是推動西南三鎮立足現實基礎所能、所行,瞄準高質量發展所需、所向,深度挖掘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人文優勢、產業優勢,打好生態品牌,做足‘三農’文章。”膠州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本軍受訪時說,這十條鼓勵政策也推出相應舉措補齊西南三鎮教育、衛生、交通等民生事業的短板弱項,“長”“短”兩方面雙管齊下,努力推動西南三鎮在綠色轉型發展上當尖兵,在推動共同富裕上做示范,從而為膠州市高質量發展打好綠色底板、打造轉型樣板,也是膠州成為支撐青島高質量發展重要一極的得力舉措和強力保障。
據朱本軍透露,膠州市此次是用“真金白銀”支持西南三鎮十條鼓勵政策落地落實,未來5年將累計投入超過100億元。
挖掘資源、人文、產業優勢
依托重大項目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西南三鎮繪出新藍圖,路徑何在?
大項目或將成為西南三鎮的破題之舉:以重大項目落地支撐“三鎮崛起”,以項目推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以項目補齊“發展短板”。
“抓得住機遇是契機,抓不住機遇是危機。為做好十條鼓勵政策的承接,我們立即確定‘西南振興、里岔先行’的工作總基調,抓機遇、搶時間、爭第一,確保把十條鼓勵政策用足用好,推動里岔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里岔鎮黨委書記時海濤表示,結合全市給予里岔的定位,里岔鎮將著重做好農業迭代、騰籠換鳥和智能賦能3篇文章,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例如,里岔鎮將做大“農業迭代”文章,構建龍頭引領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以利群項目為切入點發力三產融合,堅持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思路,拿出4200畝土地建設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目前,里岔鎮正重點推進利群膠州智慧物流與供應鏈基地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總占地1000畝,建成后將成為江北地區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智慧物流和供應鏈基地,構建服務青島、輻射山東、面向全國的供應網絡,強力引領里岔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西南三鎮訂單式農業迅猛起勢,推動膠州農產品供應網絡向全國布局。
利群里岔智慧物流與供應鏈基地正式啟用。
作為立足打造膠州西南翼區域發展中心的鋪集鎮,也立志用足用活“十條鼓勵政策”,全力在西南三鎮突破發展中打頭陣,加快建設產教城融合發展的青濰門戶節點小城市,借力政策實現快速突破崛起,努力打造膠州新的增長極。“鋪集鎮首先要在推動南部職教城建設上破好題、起好步,加快求實學院、德州科技職業學院等5個在談高職院校簽約落地,走實‘人氣旺、商氣高、財氣足’的產教融合之路。”鋪集鎮黨委書記隋京龍在受訪時提到,鋪集鎮要在推動產業項目落地上搶先機、強執行,深化“鎮街+國有平臺公司”發展機制,全面加強與市屬國企的合作,推動建發無人機、國衛網絡應用設備制造項目等4個總投資50億元的項目簽約落地,實現閑置土地盤活利用、低效用地高效利用。
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落戶膠州鋪集。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洋河鎮黨委書記史明高表示,洋河鎮堅持“落地一個項目,搞活一個鄉鎮”的思路,抓產業、強優勢,正全面推進總投資18億美元的益海嘉里項目。“目前,項目一期已全面開工,項目二期已完成倒地征遷工作,三期項目擬于近期簽約。”史明高介紹,項目將持續按照延鏈建圈的思路,強化與地方合作,推進與青島能源集團合作建設熱電聯產項目,與前灣港合作建設260萬噸的大豆筒倉和專用碼頭,與膠州市城投公司合作建設央廚板塊和孵化器,同時發揮“世界500強”項目的虹吸效應,打造占地2平方公里的綠色科技食品產業園。他還提到,洋河鎮以“十條鼓勵政策”為根本遵循,對照“十條鼓勵政策”逐條梳理,已建立工作臺賬,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地,全力打造“膠州灣底新自然生態鎮”。
膠州市洋河鄉村慢生活體驗節啟幕。
補齊教育、衛生、交通民生短板
打造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美麗鄉村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要補齊民生短板,要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大家共享振興成果。
膠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西南三鎮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工程,穩步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百姓最關注的教育為例,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農村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要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加強農村教育。針對西南三鎮教育水平相比市區偏弱的問題,膠州市科學制定西南三鎮教育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和資源整合力度,啟動西南三鎮“多校合一”項目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布局;探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寄宿制等辦學模式,加快集團化辦學進程,將西南三鎮有關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成員校,發揮好集團化辦學的輻射引領作用;推進城鄉教師雙向掛職流動,打造質量一流、輻射周邊的教育教學新高地。例如,里岔鎮正大力推行“學有優教”。為解決全鎮學校布點多、規模小、師資力量分散的問題,在征求家長全部同意后,里岔鎮今年啟動全鎮合點并校工程,將8所中小學合并成為5所,讓師資力量更集中、課程設置更豐富。接下來,里岔鎮將聚焦校園安全、校舍升級等問題,實施消防設施提升、張應幼兒園改造升級等工程,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
鄉鎮醫療衛生發展,是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舉措。膠州市為提高西南三鎮健康衛生水平也推出“路線圖”。一是擴建里岔衛生院及敬老院康養中心,擴建鋪集中心衛生院,新建洋河中心衛生院;二是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華慈天倫醫養服務中心、改擴建東方佳苑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三是在西南三鎮設置急救點4處,完成4所衛生院胸痛單元認證,為西南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備診療設備252臺套;四是搭建市人民醫院西南三鎮遠程醫學中心,2021年實現就診居民遠程診療服務,2023年將實現就診居民在線視頻會診專家服務,切實提升西南三鎮普通群眾醫療救治和醫養健康服務水平。
修好農村路,暢通致富路。膠州市針對西南三鎮從交通干道、縣鄉道、村道三個層面實施重點突破,推進道路建設與長效管護、路域環境實現綜合整治、同步提升,全力暢通鄉村振興“脈絡”。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膠州市出臺西南三鎮“十條鼓勵政策”,從美好愿景到逐漸清晰的“施工圖”,印證著膠州促進全市人民共同富裕邁出的堅實步伐。以重大項目為引領,以民生項目為支撐,如今的西南三鎮,正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朝著既定目標闊步前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李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