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區七大舉措促就業 率先打造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區
青島新聞網12月25日訊(記者 陳志偉)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高質量就業加快推動共同富裕的意見》。
《意見》明確,未來五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創業環境更加優化,扶持創業5萬人以上。另外,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20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4萬人,為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勞動者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勞動關系更加和諧,更多勞動者實現體面就業,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更加扎實。
在落實就業優先戰略,促進就業擴容提質方面,《意見》將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圍繞新區產業規劃布局,加強就業政策與財政、投資、產業等政策協同聯動,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就業擴容提質。建立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機制,明確重要產業規劃帶動就業目標,優先支持就業帶動作用大的產業發展,并把就業貢獻度、用工規范度作為各級各類涉企評選表彰基本條件,加快構建智能家電、現代海洋、“芯屏”、人工智能等新動能主導的產業體系,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根據新區產業布局,強化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創新搭建就業創業服務生態平臺,加強企業人才需求、人才流動、薪資條件等大數據分析應用,促進產業鏈、人才鏈精準耦合,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推動人力資源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創新就業支持體系,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方面,《意見》要求推進“校城融合”,打造“來了都是新區人”服務品牌,提高畢業生留區率。創新“勞務經紀人”制度和“智找活”靈活用工平臺,聚焦城鎮青年、農村勞動力、退役軍人、困難人員等群體,拓展就業渠道。強化區、鎮街、社區(村)三級人社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打造網上平臺、手機應用、自助終端、實體大廳“四位一體”的“數字人社”智慧服務場景,構建線上線下、精準高效的新區“智慧就業”服務品牌。
在加快創業城市建設,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方面,《意見》要求優化創業和營商環境,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提高創業便利度。統籌政策資金和社會力量,建立支持創新創業的金融矩陣。打造市、區、鎮街三級創業孵化基地,提升創業孵化能力。培育優秀創業項目、創業明星,營造鼓勵創業的社會氛圍。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提升線上線下創業服務能力。
在弘揚新區工匠精神,推進“技能強區”建設方面,《意見》要求圍繞新區產業發展需求,構建職業培訓體系,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加快發展高質量技工教育,放大行業企業培訓效能,以精準培訓助推城鄉勞動力高質量就業。鼓勵企業開展新錄用人員崗位技能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金藍領”培訓。建立健全人才育選用機制,加快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互聯網+職稱評審”模式,推進全省工業互聯網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集聚一批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技術人才。
在營造良好勞動環境,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方面,《意見》要求優化勞動就業環境,提高勞動者獲得感。強化收入分配調節,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積極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事業單位、國企薪酬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推進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創造公平就業環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升養老、醫療、兜底救助等社會保障水平。
在加強勞動權益保護,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方面,《意見》要求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提高中小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提升勞動合同履行質量。優化企業用工生態,對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開展聯合激勵,引導企業建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薪酬制度;實施新就業無房職工住房租賃補貼政策,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落實農民工市民化權益保障政策。健全失業預警體系,防范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加強勞動糾紛源頭治理和調解、化解,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在強化組織保障,確保政策落地落實方面,《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各部門、單位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凝聚就業工作合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統籌各類資金資源,優化適用范圍和支出結構。適時對就業創業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考核檢查,對重點任務開展情況實行督查通報,完善就業形勢、就業政策新聞發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