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全國首批“千兆城市”,青島再搶到一個“先機”!
網絡高速公路的“寬度”“速度”,正呈現幾何級增長。如今,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誰快人一步誰就能搶得發展先機。
12月24日,首屆“千兆城市”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山東省通信管理局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承辦,各級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各界嘉賓匯集一堂,就我國“雙千兆”網絡建設和“千兆城市”發展經驗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論壇上發布了我國首批“千兆城市”名單,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島市、濟南市、日照市等29個城市入圍,并為“千兆城市”授牌。
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在推動科技創新、拉動有效投資、促進信息消費、賦能千行百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青島成功入選,標志著青島在“雙千兆”網絡建設、用戶數量以及產業應用上在全國處于領跑位置,也意味著青島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所引發的數字經濟浪潮中,搶得了先機和主動權。
01
爭相布局“未來網絡”
從小處著眼,網絡基礎設施影響的可能是你我能不能搶到紅包,而從大處著眼,網絡直接影響著信息產業、互聯網以及數字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
“雙千兆”網絡以5G、千兆光網為代表,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
“雙千兆”網絡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改變不再是改進提升式的,而是變“不可能”為“可能”,是不折不扣的“未來網絡”:
只有應用5G技術,才能實現礦井工作的遠程操作,大大提升采礦業安全性;遠程醫療因為5G網絡的支撐而變得可能,即使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也有機會獲得優質醫療服務;有了5G網絡,駕駛員才有機會解放雙手,體驗“無人駕駛”的樂趣……
事實上,過去的網絡基礎設施更多的是提升上網體驗,豐富個人和家庭生活,同時提升辦公和商業效率,而“雙千兆”網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能夠變革產業的力量,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泛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傳送數據信息,能支撐城市運行管理、數字鄉村建設、產業數字化轉型、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和公共服務等領域應用,滿足云VR、智慧家庭、云桌面、平安城市、企業上云、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和智能制造等典型場景應用。
近年來,國家對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日益重視和強調。今年3月,正式提出部署實施“百城千兆”建設工程,并發布了“千兆城市”評價標準,旨在發揮城市的資源匯聚作用,以點帶面、融合創新,促進“雙千兆”更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搶占產業發展先機,各地也紛紛加快行動。山東、廣西、上海等省市紛紛出臺本地區“雙千兆”網絡發展規劃,江蘇、四川、江西等省市加快推進“千兆城市”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在論壇致辭中表示,我國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雙千兆”協同發展典型城市,“雙千兆”網絡和用戶規模全球領先。
目前,我國“雙千兆”網絡和用戶規模已全球領先。在5G建設方面,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5G基站超過139.6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4.97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30.3%;
在千兆光網方面,支持千兆接入的10G-PON(萬兆無源光網絡)端口規模超過727萬個,具備覆蓋超過2.65億戶家庭的能力,千兆用戶規模提升至3389萬戶,比2020年底凈增2746萬戶。
“我們要堅持以建促用、筑牢底座,以點帶面、融合賦能,以學促進、深化合作,讓信息通信技術更好賦能城市發展,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再上新臺階。”韓夏表示。
02
工業互聯網催化,青島躋身“千兆城市”
根據國家的《千兆城市評價指標》,只有在“雙千兆”網絡供給能力、用戶發展狀況和應用創新水平等方面皆達標的城市,方能“晉級”成為“千兆城市”。
首批29座“千兆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呼和浩特、杭州、寧波、南昌、九江、上饒、長沙、濟南、青島、日照、廣州、深圳、武漢、柳州、桂林、百色、成都、綿陽、瀘州、眉山、西安、西寧。其中,江蘇省和四川省各有4座城市入選,山東、江西、廣西均為3城入選。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輝介紹,在網絡建設方面,“千兆城市”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領先明顯。比如在支持千兆接入的10G-PON端口占比上,全國平均是16.5%,“千兆城市”平均是33.3%,其中最高的城市達75.56%;從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來看,全國平均為7.7個/萬人,“千兆城市”為平均23.5個/萬人,其中最高的城市是39.2個/萬人。
從青島來看,截至目前,建成開通5G基站2萬余個,開通數量居全省第一,全市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96%,5G用戶占比達30%,5G網絡已實現主城區全面覆蓋、區市城區連續覆蓋,固定和移動網絡普遍具備“千兆到戶”的能力,網絡質量全國領先。今年10月,又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膠東半島乃至山東地區網絡支撐能力。
工業互聯網所產生的強大催化作用,是青島在“千兆城市”建設中凸顯出的重要特色。近兩年來,青島率先布局5G建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為“千兆城市”建設打下了較好基礎。青島制造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的積極態度以及大膽嘗試,催生了大量具有行業代表性的“雙千兆”網絡創新應用,而創新應用的加速噴涌又帶動了“雙千兆”網絡建設和推廣,二者已經形成正向循環。
目前,青島在建雙千兆網絡產業與應用項目153個,總投資額超過120億元,累計獲批5G應用國家級試點項目8個,4個案例入選工信部“5G+工業互聯網”典型場景應用案例,數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
青島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拿出1億元,對電信運營商新建開通5G基站給予每個1萬元的獎補;鼓勵電信運營商建設4K應用示范小區,按投入比例給予最高300萬元獎補;支持開展5G場景示范評選與推廣應用,對入選“5G場景”的示范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
03
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插上翅膀
近年來,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和發展,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不斷取得技術突破。
寬帶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在相關技術與產業方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5G標準研發領跑者之一,擁有部分核心專利,光通信技術研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同步,部分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國已經建成完整的雙千兆網絡產業鏈,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企業市場份額在國際居于前列。
而隨著新業務模式的快速發展,也將推動產業在技術創新上進一步提速。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介紹,比如在光纖網絡方面,云化網絡中數據中心也會成為流量中心,云間高速互聯成為骨干傳輸網的主要需求,光傳輸帶寬急需提升,骨干傳輸速率要向400G甚至800G不斷演進,這就是一個新挑戰。
在“雙千兆”網絡建設的大背景下,青島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圍繞集成電路、光通信、人工智能等產業,打造“雙千兆”網絡戰略性產業聚集區,一些行業和領域已經初見成效。
比如海信在光通信領域早已成長“隱形冠軍”,光通訊模塊全球市場份額2020年排名第三。而在下一代技術和產品上也積累深厚,在硅光混合集成和先進封裝等方面也做了長期持續的投入,與現有的銦磷光電子成為推動下一代集成技術和應用進步和發展的“雙驅動引擎”。
在對5G應用和智能工業的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卡奧斯聚合青島高新技術企業乾元通等“蟻鏈”產品,實現了網絡信號的多鏈路傳輸,同時依托有線與5G融合,使產品在能找到最合理連接路徑的同時,成本降到最低,從而為用戶實現最有利的網絡覆蓋能力。
今年以來,芯恩、富士康高端封測等項目的快速推進以及正式投產,也為未來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青島還聯手通信領域“國家隊”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山東分中心、在省通管局指導下成立青島通信網絡保障中心等,為做大做強“雙千兆”生態應用產業提供保障。
以入選首批“千兆城市”為新的起點,青島數字經濟定將加速躍升。
作者|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