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畝藥材香 青島這里喜迎丹參大豐收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今天清晨,記者來到即墨區靈山街道索戈莊村,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中藥材的清香。時下正值丹參收獲季節,田地里一片繁忙豐收的景象。
挖、揀、裝,農民三五成群,分工明確,正熟練地采收著丹參,一袋袋丹參整齊地堆在路旁等待貨車運走。從田間地頭、晾曬廣場到加工車間,采挖、收集、整理、分揀、烘干,每一道工序操作現場,都能看到人們忙碌的身影,丹參種植戶的臉上綻開了質樸的笑容,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全村種植丹參面積2400畝,畝產量約4000斤,丹參長勢好、價格高,每畝增收6000余元,不少農戶從中受益。”在丹參收獲現場,索戈莊村支部書記張春蓮說。
據了解,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具有降低血壓、活血散淤、消炎止痛等功效,尤其對冠心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安全又可靠的天然中藥。靈山街道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非常適合丹參生長,丹參酮含量比市面上高3倍之多。隨著丹參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已帶動周邊6個村莊實現中藥材種植。
靈山街道堅持“打造品牌、突出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聚焦花卉和醫藥兩大主攻產業方向,圍繞建設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初步構建起了一個集花卉及中藥材新品種試驗示范、科技成果轉化、栽培管理、采收儲運、物流加工、生態旅游、技術服務等要素為一體,“產、加、儲、銷、游”均衡布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我們規劃了丹參、黃芩、百合、玫瑰、香草、牡丹、金銀花等各類中藥或鮮花種植基地,2021年總種植面積已達到2萬多畝。”靈山街道宣傳統戰委員賈琪說,計劃在三年內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實現稅收9000萬元,增加2000個就業崗位,成為北方道地藥材生產基地。
立足區域特點和中藥材特性規劃產業布局,靈山街道深化“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農戶種哪些中藥材是根據市場需求定的,收購以后,由我們自己的中藥廠進行加工,如果有剩余,便與三九等中藥廠合作。”作為靈山街道發展醫藥產業的重要載體,青島海緣道地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光利說,公司不僅開展中藥材的種植、收購、物流和貿易,還向基地與農戶提供中藥材種植技術、藥材種苗的繁育、種子代購等其他服務,保證藥材的產量,簽訂合同約定最低收購價則保證了農民的收益。
“隨著市民保健意識的提高,中藥材的市場行情也逐年攀升,今年丹參每畝增加1500到2000元的純利潤。”于光利表示,明年公司計劃將簽約土地擴大到3000至5000畝,帶領農民共同致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張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