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病毒活性率達99.32%!這家青企研發出可抗新冠病毒生物材料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未有明顯改善大背景下,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產品研發成為諸多機構、企業的重要研究課題。記者近日從百事基材料(青島)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經過一年多研發,一款名為“百草一號”的抗新冠病毒生物纖維材料問世,其通過的ISO18184:2019權威認證檢測顯示,該生物纖維抗新冠病毒活性率達99.32%。
“百草一號”生物纖維及其應用產品。
生物纖維是將生物科技應用于紡織纖維行業,開發出具有生物功能的纖維,是功能性纖維材料中的“新秀”。“功能性纖維主要是賦予了纖維材料抗菌、抗病毒、發熱、涼感等功能,現在一些大品牌經常推出發熱內衣等,就是功能性纖維的一種應用。”百事基研發總監池姍告訴記者,根據2020年全球統計數據,目前日本市場上,功能性材料在全部纖維材料中的占比達20%,歐美國家達到8%,而中國纖維材料市場中,僅有2%是功能性材料。“中國的纖維生產量占全球市場的60%,所以從市場前景看,功能性材料在中國有著十分可觀的發展前景。”
提到企業新晉研發的“百草一號”生物纖維,池姍表示,該產品中的生物活性分子可與新冠病毒表面的特殊蛋白質結合,導致其失活,以阻斷病毒入侵人體的途徑和病毒復制,實現高效殺滅病毒。
“2020年3月,在國內新冠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我們公司開始聯合東華大學等研究團隊,啟動可抗新冠病毒的生物纖維研發。”池姍介紹,百草一號產品研發的首要內容,是找到可有效抵御新冠病毒的生物活性成分。
據悉,該企業此前已經研發出分子巢專利技術,該技術可以對生物活性成分進行保護,使其在纖維生產過程中不因高溫碳化失活,造成生物活性成分損失,同時使活性成分與纖維材料均勻、穩固地結合,并發揮功效。
“通俗點說,就是我們尋找到了能夠抵御新冠病毒的活性成分,但是它在添加到紡織纖維的過程中,必然要經過高溫、強酸堿等制造過程,此時,我們企業專有的分子巢技術,就可以將活性成分保護起來,添加到纖維里后,使纖維具備了防病毒功能。”她介紹,經過檢驗,百草一號生物纖維經過100次水洗后,仍具有抑菌功能,遠高于行業中須達到50次水洗的標準。
據悉,該纖維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口罩、防護服、服裝、運輸用包裝箱、消毒濕巾及飛機汽車高鐵等交通工具中的紡織品、地毯、空調過濾芯等領域。目前,百事基已經與青島一家知名醫療器材生產企業達成合作,一款具有抗新冠病毒功效的口罩已經完成試生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