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質增效路徑 市北區首屆學術節項目展示正式啟動
青島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 韓彤彤)今天,以“多元、研究、提升”為主題的市北區教體局首屆學術節展示活動拉開帷幕。啟動儀式是在前期學校學術節活動基礎上的區級項目展示,活動旨在推動全區中小學深入探索研究“雙減”背景下提質增效的路徑,倡導學術的價值,借助學術力量改善教育生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今年初,市北區教體局制定實施校園和區級學術節方案,時間從年首到歲末,立足“教師、教研、教學”三個關鍵,分校、區兩個層面,組織中小學校練好課堂教學“基本功”,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探索輕負優質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優化教研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
市北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本猛致辭。他指出:市北教育要牢牢把握質量這條生命線,關注質量背后的教育生態建設,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要聚焦課堂,優化教與學的方式。抓住課堂主陣地,引導教師更加關注課堂教學,提升課堂品質,研究教學策略,打造特色高效課堂。要聚焦教師,引領專業成長。落實教師成長行動計劃,營造濃厚教學研究氛圍,凝練優秀教育教學方法,成就更多名校名師,從而實現“學有法、研有術、教有道”,讓教師更智慧更專業地前行。要聚焦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不斷深化集團化辦學、共同體改革。通過學術節引領,探索專業路徑,夯實教育學術根基,推動市北教育更加優質均衡發展。
啟動儀式上,市北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對學術節部分項目進行展示介紹:初中教研室對教學法提煉項目進行展示解讀,小學教研室介紹區域推進整本書閱讀項目進展情況,課程部總結全區精品特色課程建設工作。會上還推廣展示了“市北教育E平臺”強大的教學資源和智慧教育功能。優秀教研(集備)組代表介紹打造優秀團隊開展教學研究的經驗。現場觀摩本屆學術節提煉的一節數學課堂教學法課例,青島大學專家就該教學模式進行現場點評議課。
青島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馬勇軍院長帶領的專家團隊,深入市北教育,參與了區級、校級諸多學術節項目,為市北教學研究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專業支持。市教科院副院長李一副院長在啟動儀式上作《結構的力量》的報告,指出教育有其內在的邏輯和結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善于發現秩序之美、詮釋結構之力,在課堂、課程和教育關系的結構中更多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自我成長內驅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推動教育更好的發展。
在成果觀摩環節,與會領導專家和校長們一起觀摩精品課程、優良教風學風和優秀教研(集備)組成果,充分感受到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教育教學良好態勢。本屆學術節項目展示將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多個分會場組織主題論壇、專題教研、教學展示、微型報告、案例分享等,為教師成長、學生發展搭建舞臺,倡導讓學術點亮教學,更好地推動市北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