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越來越優 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嶗山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鼓蕩時代的風帆,新發展格局下,嶗山區正以“沖鋒”之勢屹立潮頭。在這里,以“創新、拼搏、務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新時代嶗山創業精神,日益成為高質量發展經驗的高度凝練、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優秀品質、成為深化再次創業的動力之源。
為深入剖析嶗山發展成果、感悟嶗山創業精神,今天,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嶗山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了主題為“預見嶗山,筑夢未來”的2021新時代嶗山創業精神全媒體采訪行活動,走進“一部門、一院所、一園區、一街道”,全場景呈現嶗山區在新的趕考路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創業故事”。
推動免申即享,“人在家中坐,財從天上來”
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為氣象、風電、海洋、航天等提供激光雷達傳感器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乘著“鼓勵創新”的東風,在成立短短三年多時間里,公司實現了從“跟跑”到與國際“并跑”的跨越發展。對此,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琪超將其歸結為嶗山區濃厚的創新氛圍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就在前幾天,我們還在忙著推進手頭的項目,突然收到了公司財務發來的消息,有一筆幾十萬元的資金到賬了,查了一下才得知是政府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獎補款項?!蓖蹒鞒硎?,這種“人在家中坐,財從天上來”的情況如今在嶗山區早已是“見怪不怪”,近年來,通過免申即享服務,多筆政府獎補資金的及時到位,為公司快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斑@在幾年前是很難實現的,往往需要填寫各種申請資料,過很長時間才能拿到這筆獎補資金,沒想到現在卻成了常態。”王琪超這樣說。
實際上,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所享受的免申即享服務只是嶗山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以下簡稱“北航青島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高振岳用“3個100”介紹了在嶗山這片熱土感受到的優質營商環境?!氨焙角鄭u研究院從動議合作選址到掛牌成立只用了100天,2萬平方米承載研究生培養和科研實踐乃至創新創業的硬件條件環境打造只用了100天,2017年第一屆108名研究生在嶗山開展全過程培養只用了100天,這是北航建校歷史上第一次在異地的研究生成規模培養,這些都離不開嶗山區給予我們發展的最大支持和支撐?!备哒裨勒f。
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
“優”無止境的營商環境還體現在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里。記者留意到,雖然是工作日,但這里卻并沒有想象中大排長龍的景象,休息區擺放的座椅,只有幾名市民“孤獨”地坐著,偌大的大廳顯得“空蕩蕩”。
原來,為了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嶗山區探索實施“一套機制”“一事全辦”“一次辦好”“一站服務”“一幫到底”的“五個一”工程,在全省首創施工許可、質監、安監、人防質監四表合一“一事全辦”,將辦事時間由四天以上壓縮到即報即批,極大提升了審批效能,創新做法得到省住建廳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實施。
工作人員正在辦理業務
過去,嶗山區的工程建設審批事項分散在多個辦公點,企業辦事和審批部門之間溝通都需要來回跑。為了破除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藩籬,如今嶗山區在大廳建設項目嚴格按照“一窗受理、一窗出件”的原則進行辦理,實行“前臺綜合收件、后臺并聯辦理、前臺統一出件”的模式進行,精簡了審批環節,提升了審批效率。同時在大廳三樓設立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服務區,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工程建設審批平臺幫辦填單及咨詢服務;高標準配備聯合審圖室,為部門之間實現聯合審圖提供優越的條件,提高了審圖效率,增強了辦事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以海爾學校項目為例,該項目僅兩天時間就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擦亮民生底色,創建山海品質新城
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因一些“小轉變”而惠及百姓“大民生”的故事,在嶗山區輪番上演。
“以黨建為引領,今年初,我們轄區內首個特色樓宇‘天寶健康城’隆重揭牌?!痹诮鸺規X街道,街道發展保障中心負責人陳文敏告訴記者,依托配套齊全、設施先進、功能明晰這一平臺優勢,“天寶健康城”通過打造健康產業的大本營、形成特色產業集聚區,惠及企業、民生。如今,越來越多的健康類產業正在準備入駐天寶國際謀求發展。
天寶國際商務中心
據天寶國際商務中心聯合黨委書記張勛銘介紹,比鄰青醫附院(東部院區)的天寶健康城實現了停車、就醫、餐飲、住宿一體化,為青島市區大健康產業的聚集發展提供了平臺,特別是新藥特藥、直供藥專供平臺,為重癥病人爭取了搶救時間?!巴瑫r,了解到不少在醫院實習的大學生面臨住房緊張的難題后,我們還專門在樓內配備了大學生實訓公寓,為這部分大學生實訓提供教學、食宿、安全的工作環境?!睆垊足戇@樣說。
類似的惠及民生的案例還有很多,今年以來,嶗山區持續為老百姓搭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所謂宜居,最直接的體現或許就是看能不能便捷舒適地買到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環境整潔明亮、過道寬敞干凈、功能分區清晰、配套設施完善……不久前剛剛改造完成的歡樂大家庭農貿市場,在保留傳統菜市場煙火氣息的同時,還推出了社區“小管家”,設置縫補、快剪、休憩、應急藥品等便民服務項目?!盀榱俗屓罕娰徫锓奖愕耐瑫r也能吃上安全的外賣,我們在市場的外賣餐飲街全市首批試點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睄魃絽^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這樣說。
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嶗山區還把醫療機構“無障礙”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在過去,醫院封閉的小窗口、高臺子,使得居民掛號就診隔了一扇玻璃窗,醫患交流起來不太方便。為了更好地服務就醫群眾,不久前,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原先封閉式服務臺的玻璃窗拆掉,把1.2米的服務窗口降到0.8米高,將收款、掛號、藥房等區域的18個窗口全部變成開放式柜臺,消除患者“趴高臺”“隔空喊話”的情況,在符合防疫規定的同時,把“無障礙”服務送到了居民身邊?!斑^去窗口太小,說話靠喊,現在交流起來明顯方便多了?!笔忻裢跸壬Φ?。
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小轉變”,在嶗山,鮮明的民生底色正成為這座山海品質新城建設成果的最佳注腳。
堅定鼓勵創新,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越來越優,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整個嶗山區的創新氛圍也變得越發濃厚起來。
北航青島研究院
在北航青島研究院,高振岳表示,自2016年5月由北航、青島市、嶗山區和校友企業歌爾集團四方共建,5年多時間來,北航青島研究院以“扎根嶗山、服務青島發展”為己任,圍繞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之都”“嶗山芯谷”“戰略北進”等發展戰略,按照學校與嶗山區政府簽訂的《北航青島研究院共建協議》,務實引進和落地各項建設內容,推動相關技術在嶗山的產業化應用。
據了解,目前,北航青島研究院已初步建成了6個(虛擬現實、微電子、精密儀器與光電、新材料、空天技術應用、歌爾未來科技等)集創新技術、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產業化融合的科創平臺,在匯聚人才、打造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高端科創平臺、承載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加強科研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產業孵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建成了科研創新及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全面融入嶗山區經濟和社會創新發展。
也正是得益于北航青島研究院等相關科研院所的“加盟”,在嶗山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現代金融為代表的新興未來產業才得以快速崛起。
青島國際創新園
在國際創新園的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展示中心,一系列高新技術的演示,讓記者沉浸在這座未來之城。據介紹,截至2020年底,嶗山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84家,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多個技術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5.5%,位居全省前列。
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展示中心
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展示中心
何以如此?在與嶗山區科創委科技創新部相關負責人賈文生的交談中,一條屬于嶗山區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一方面,加快構建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嶗山區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高成長性高企-高企上市培育企業”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制度。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新形式和新要求,制作2021年高企申報明白紙,廣泛發動企業申報;組織上市培育庫高企申報青島市技術創新項目,推薦海驪住居等8家企業完成申報,爭取市級支持;加速推進科技型企業對接資本市場,上半年推動冠中生態、海泰新光2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全區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家。
另一方面,加速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嶗山區創新單個重點項目小專班模式,加速推進北航青島研究院、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向現代化新型研發機構轉變。組織推薦省海儀所、海納云科技、海信網絡通過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認定,獲批數量占全市50%,居全市首位。支持省海儀所建設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推進華理青島創新研究院建設,加快推進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藍色藥庫”建設。
此外,嶗山區還通過政策引領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制定《嶗山區科教產融合園區建設方案》《嶗山區“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上試點免申即享,兌現落實“高端人才集聚計劃”等區級人才政策兌現,按照《嶗山區關于鼓勵支持人才平臺載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制定“人才引育平臺集聚計劃”“技術轉移平臺培育計劃”等實施細則。成功舉辦2021中國(青島)集成電路創新生態高峰論壇暨國產與開源芯片高峰論壇,搭建科技產業協同創新交流平臺;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科普宣傳日等主題宣傳,不斷集聚科創生態。
通過縱深推進“鼓勵創新在嶗山”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在嶗山區,一個服務省市創新發展的“策源地”正加速崛起?。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張晉/文 邢志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