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新引擎,青島膠東機場漸成膠東“城市會客廳”
日均500架次飛機在這里起降,近6萬名旅客在這里抵達或離開……從8月12日轉場至今,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已安全平穩運行了100天。統計顯示,8月12日-11月18日,膠東機場共完成航班起降3.44萬架次、旅客吞吐量354.5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2萬噸。
民航業是高端資源要素的組成部分,機場已成為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將吸引更多的全球資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圍內形成輻射帶動能力。一架架客機起飛,一個個機遇落地。這座省內首座4F級國際機場,不僅為青島打開了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新空間,助推千億級臨空產業鏈快速崛起,更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插上了“翅膀”,正成為廣聚膠東五市客源的“城市會客廳”,輻射帶動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的作用初顯。
航空運輸主業穩健增長
三個多月前的8月12日,流亭機場一夜關閉,膠東機場成功轉場。這次轉場采取了行業難度最高的“一夜轉場”模式,克服了安全壓力大、轉場任務重、所涉環節多、可借鑒經驗少等困難,被民航局稱之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用機場一次性轉場”。
受疫情形勢和轉場航班調減等因素的疊加影響,轉場首日,膠東機場僅有航班起降110架次、旅客吞吐量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6噸,處于低位運行狀態。轉場以來,青島機場集團在確保膠東機場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戰略重心逐步轉移到運輸生產恢復上來。到運行滿一個月時,膠東機場的日均航班起降已穩定在300架次左右,旅客吞吐量增長到3萬人次。到2個月時,起降飛機躍升至400架次到500架次,客流平穩上升至4萬到5萬人次。其中,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及系統故障。
轉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防控形勢嚴峻。按照“轉場即轉型”的理念,膠東機場用實用好“國際地區航班時刻向國內航班時刻有序流動”“放開貨機白天時刻限制”“鼓勵客改貨”等民航局出臺的行業政策,加速補足貨運航線短板,航空物流產業活力涌動,成為膠東機場轉型發展的新增長極。
目前,膠東機場共開通列日、阿拉木圖、莫斯科、芝加哥等9條國際全貨機航線,以及首爾、溫哥華等6條國際“客改貨”航線。10月份以來,貨郵吞吐量大幅提升,日均達675噸,同比增長29.2%。其中國際貨量日均達305噸,同比增長80.9%。10月份機場國際及地區單月貨量首次突破萬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鍛造特色核心競爭力
機場是城市的文明形象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具有龐大流量匯聚衍生的平臺效應、品牌效應。
轉場以來,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為目標,青島機場集團充分發揮“四型”示范機場優勢資源效能,積極踐行“真情服務”“大服務”理念,將服務品質、客戶體驗視為機場集團創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戰略目標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制高點,堅持“以客為先”企業文化為引領,多措并舉努力豐富服務內涵、開創服務提升新局面。
運行方面,按照“大運控”理念,青島機場運管委充分發揮統籌作用,由機場集團牽頭,研究落實以精細化管理為導向、以節點分級管控為核心的AOC管控模式,機場運行品質實現大幅提升。轉場以來,膠東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96%,始發航班正常率96.42%,位列全國兩千萬級機場第5位,華東地區時刻協調機場第一位。
智慧化“刷臉”出行、“同城同質同價”……與流亭機場相比,膠東機場給旅客留下了更多全新而深刻的印象:人工/自助值機辦理、安檢排隊、托運行李提取、商業點餐/上餐/結賬時間、訴求響應、洗手間清潔等旅客出行高感知的服務環節體驗更好。在特色商貿服務方面,膠東機場建設含統一收銀、星級評價等在內的商業“同城同質同價”綜合管理體系,開展商家物價審核500余次,已開業商鋪全部實現“同城同質同價”承諾,系統化落實行業“三同”要求。尤其是餐飲、零售等業態備受好評,部分商鋪用餐高峰期爆滿需排隊等待。旅客日均消費額達100萬元,人均消費額達流亭機場3倍。
這座“有溫度,更懂您”的人文機場,正成為青島新的網紅打卡地。
引領膠東一體化發展的新樞紐
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是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撐。可以說,經濟圈一體化首先是從交通一體化開始的,特別是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標志的現代交通運輸水平,決定了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從地圖上看,膠東機場地處膠東半島腹地,位于山東半島“日照—威海—濰坊”T型結構的中心位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從現有交通體系來看,連接膠東機場的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濟青高鐵在這里設站,往返膠東四市的長途客運班線通達,綜合交通優勢獨具。
轉場以來,膠東機場“城市會客廳”功能加速釋放,對半島及周邊客流、貨流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拉動區域發展的動力引擎效應初顯。100天,抵離膠東機場的非本市車輛占比逐步攀升,由轉場前的日均17%提升至25%;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等周邊半島城市旅客數量提升21%;從國際出港貨源分布看,省內異地貨源主要集中在煙臺、濰坊、淄博、威海等地區。膠東機場正漸漸成為服務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膠東五市的綜合交通樞紐。
不止于構建通達的交通網絡,膠東機場還著力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新生態。在交通運輸部10月26日發布的《關于青島市開展打造一流軌道交通產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中,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智慧交通建設試點單位,力爭通過1-2年時間,在智慧交通服務場景領域初步完成膠東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系統建設,實現機場日常情況下可視化監控及預警分析,機場陸側交通協同管理與客流集散能力明顯增強,旅客一體化換乘體驗有效提升。
當前,疫情形勢仍復雜嚴峻,民航業發展仍面臨較大的挑戰。青島機場集團董事長姜軍建表示,機場集團將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轉場即轉型的發展理念,努力在民航強國戰略全局中找準自身坐標定位,扎實推進由區域樞紐機場向“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的戰略轉型;扎實推進由以日韓門戶為主要功能特色,向日韓門戶、中轉樞紐“雙引擎”帶動的路徑轉型;扎實推進由以助力青島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向輻射帶動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的模式轉型,推動青島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中更好地發揮龍頭引領作用。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白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