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場,火一場!青島這個“創意會”成全民營企業29個創意,總投資超300億
“民營經濟創意會”,這一偶然創意已經成長為青島成全民企創新創意的服務品牌。
11月18日,2021年第三季“做實民企創意做強四新經濟”民營經濟創意會舉行,市分管領導,市政府口岸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等十幾個政府主管部門的有關負責人,金融機構、行業專家等組成了“導師團”,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此次創意會聚焦“四新”經濟,順應青島產業方向,契合企業現實需求,受到企業歡迎。
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巴龍集團分別發布了“千億市值高端鋰電池隔膜項目創意方案”和“青島保稅港區國際冷鏈食品交易中心項目創意方案”。專家們進行專業點評,主管部門現場展開業務對接。
這是自2019年以來,青島舉辦的第9場民營經濟創意會。兩年多來,民營經濟創意會可謂“辦一場火一場”。創意會已經成為企業家大膽展示創意、提出需求的平臺,構建起與會各方全力以赴將創意變成現實的閉環生態。
截至目前,已發布32個項目,其中29個入庫項目完成落地,創意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這些項目正在轉化成為民營企業可期的未來,和青島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創意會帶來的不僅僅是項目落地的具象價值,某種程度上說,代表了青島這座城市讀懂企業家、成全企業家的態度和決心,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抓手和窗口。
01
創意會“活”了,“火”了
最初,創意會只是青島激活民營經濟的一個創意之舉。
2019年,青島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把“民企創意平臺”作為推動壯大民營經濟、服務民營經濟的有效載體,提出每季度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由企業展示創意項目,政府領銜成立項目專班,通過整合全域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頂格協調推進企業的創意方案。
從外在的會議形式,到內在的運行機制,創意會通過創新性的平臺來成全企業創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年多來,創意會的規格、規模、含金量、熱度一路躍升。從第1場“聚民企智慧、促青島發展”,到第9場“做實民企創意做強四新經濟”,9場創意會9個主題,緊抓熱點的同時,圍繞培育新動能、新產業,聚焦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訴求,成全了更多元化的民企創意項目。
本場創意會聚焦時下最炙手可熱的“四新”經濟。作為青島市隱形冠軍企業,中科華聯發布了“千億市值高端鋰電池隔膜”的創意項目,規劃總投資130億元,將采用全球最先進的大寬幅、超高強隔膜裝備,以“總部+基地”的模式,全國范圍內建設布局11個基地,新建大寬幅超高強隔膜生產線52條。
巴龍集團發布的創意項目是打造冷鏈雙循環的典型示范性平臺,投資過百億元,將建設青島港多級冷鏈食品“三大中心”,實現通關最快、服務最好、價格最優,助力青島自由貿易港建設。
兩個創意方案含金量足,受到與會各方的普遍關注與熱議。“四新”經濟的創新屬性決定了民營和中小企業是發展新經濟的主體,優勢高成長企業是促進“四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最活躍的力量。
“四新”經濟是青島面向未來加速奔跑的有利賽道。創意會現場,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積極回應企業需求,體現出各方對“四新”經濟的重視。
截至目前,9場創意會共吸引千余人次現場參會,百萬人次在線觀看,越來越多的民營中小企業爭相躋身創意會,主動亮出自己的創意方案。
創意會火出了圈,不僅青島的民企熱情高漲,甚至深圳的民營企業也帶著創意項目來到這里。
今年10月,青島市通過搭建“民營經濟創意會”平臺等措施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創意會成為青島企業家勇于創意創新的最好注腳,凝聚優質資本和項目投資落地青島的活力因子。
02
做好“會后服務”,促項目落地
展示創意方案只是第一步,讓方案落地,才是創意會的真正目的。
經過2年多的摸索,創意會逐漸打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首先,來到這里,每一家民營企業都暢所欲言。
“融資難融資貴”是多數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難題。此次,中科華聯的創意方案屬于重技術、重資金投入項目,當前面臨主要問題就是缺少資金。該如何籌集資金?中科華聯帶來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能不能由政府主導成立專項基金,其中一部分直投到企業,另一部分借給大股東,待企業上市后大股東使用分紅收益以及股權變現等資金償還該筆借款及相應費用,既解決了企業發展資金需要,同時增強大股東的控制權。”
時間就是金錢,在行政審批環節少跑彎路、提高效率,也是民營企業在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需求。巴龍集團總裁李增河建議組建冷鏈食品產業基金,希望政府參與引導基金,同時提出,希望市政府口岸辦等相關部門支持其辦理查驗通關、保稅加工等相關資質。
能點對點、面對面直接答復解決的問題,政府部門都會現場解決毫不含糊。
中科華聯這種政企雙贏的投資模式,得到了青島金融、財政部門的認可,市金融監管局、青島銀保監局、區財政局對相關財政金融政策現場解讀,同時青島財通集團和青島海控集團就相關支持合作事宜給予明確答復;市政府口岸辦、市商務局、青島農商銀行和青島財通集團等,則對巴龍集團的訴求給予積極解答和回應。
現場答復不了、解決不了的需求,政府部門臺下想辦法、籠資源,積極對接。
2020首季民營經濟創意會,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非晶高效節能型變壓器創意方案,并提出在青島市落地推廣進而帶動全省乃至全國的需求。彼時,公司面臨品牌影響力弱、市場拓展難、人才引進難等問題,創意會在會后對接企業需求,通過專家評審、公開論證進一步完善創意方案。
結合項目具體需求,青島市民營經濟局聯系青島地鐵、國網青島公司、青島節能監察中心等單位,幫助企業推介非晶變壓器產品;專門組織協調市發改委、市科技局等20多個政府部門召開項目落地推進會,打通了部門與中小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信息、信任壁壘,達成了多項合作意愿。
創意會在形式上是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場辦公會,骨子里成了致力于打造民營企業家渴望清親政商關系的溝通賦能平臺。正是靠著這樣的運行邏輯,創意會逐漸形成“政策配套齊全、金融資本助力、應用場景開放、資源充分對接”的項目落地閉環生態,成為支持民營企業創意創新最具吸引力的服務品牌。
03
從項目到態度,價值在放大
企業真創意,政府真成全。創意會成了狠抓創意項目落地,加快民營和中小企業形成一批百億、千億級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
山東領軍科技集團參加創意會活動以后,石墨烯高分子材料在橡膠、輪胎行業引起廣泛關注,產品已獲得數千萬元訂單;
明月海藻參加創意會后,青島市衛健委、市教育局主動上門溝通對接,支持明月海藻打造以海藻健康為主題的研學、教育培訓、工業旅游、醫療健康基地;
環球集團在參加創意會活動后,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將其“環球智工廠”項目列入全區人工智能智造專班重點項目,并積極幫助協調解決了用地需求……
截至目前,青島召開的9場民營經濟創意會,4場民營企業創意創新項目評審會,2場民營企業創意項目落地推進會,共發布了32個創意創新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300億元。入選全市百家企業創意創新重點項目庫的29個項目,已全部完成落地,落地率超過100%。
“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用“項目落地年”定義,把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創意會對城市的價值不言而喻,但創意會以及圍繞民營經濟創新創意展開的一系列舉措,帶給青島的不僅僅是單個項目的價值。
創意會搭建起了為青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聚智慧、尋創意、吸良謀、納諍言的優質平臺,用行動表明了青島讀懂企業、企業家的態度和決心。
2021年3月底,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了《2020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對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總體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青島“市場環境”得分位列全國第七、北方地區第一。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堅定了民營企業在青投資興業的信心。疫情沖擊下,青島的民間投資依然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以來,民營經濟持續恢復,對社會貢獻繼續加大,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截至2021年9月底,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88.7萬戶,同比增長10.4%;今年1-9月,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5.2%,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61.2%,帶動明顯。
隨著民營經濟活力綻放,在青島城市發展中作用和地位不斷抬升,成效顯著的創意會理應被賦予更高的價值和期許,向更高處攀登。
創意會不是一場獨角戲,更不是“四平八穩”、“一團和氣”。政府要用好這一平臺,以更開闊的視野、更開放的思維、更創新的舉措集聚各方所長,讓先進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和非凡的創意在政府、高校、機構、企業之間自由流動、互惠互享,為政府制定民營經濟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營商環境的優化無止境,企業創意的落地成效同樣有著很大的完善空間。創意會在發揮平臺效應的同時,更要立足青島實際,不斷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創意”的種子能在青島順利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因創意而生,也要依靠創新贏得未來。創意會必須加速奔跑,不斷探索做大平臺豐盈生態,放大自身價值,讓更多民企加入生態之中,從而真正轉化為推動青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讓青島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先機、掌握主動。
作者|長亭 策劃|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