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如何實現進位趕超?這次會議上,市長提出從五個方面“抓落實、求突破”

2021-03-27 06:34    青報觀象山

城市間的相互競爭,你追我趕,是中國不斷前行的重要動力之一。

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城市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懼競爭。在中國城市版圖上,善于抓住“趨勢”的青島,曾經自信滿滿地屹立于最前排。

這些年來,由于錯失了一些趨勢,青島在城市“排位賽”中的名次有些后移。至2019年,下滑至全國第14位。

警醒的青島,奮起,追趕!2020年,青島GDP達到12400.56億元,反超無錫,在全國的排名上升一個位次至第13位。

在這個奮力奔跑才有可能站在原地的時代,青島能實現進位實屬不易。尤其是在南北經濟失衡、北方經濟日漸式微的逆境下,青島不僅經受住了挑戰,還逆勢實現了反超,實在是難能可貴。

但青島目前所處的賽道,高手如云,競爭極其激烈,與排在后面的無錫、長沙、鄭州之間的差距十分微小:領先無錫30.08億元,領先長沙258.04億元,領先鄭州397.56億元。稍不留意,青島就有可能被反超。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青島唯有快進,才有可能保住現有位置,進而尋求進位趕超。

3月25日下午舉行的青島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討會議上,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強調,要厚植發展優勢,充分發揮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推動青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城市競爭中實現進位趕超,要求在建設工業強市、建設創新型城市、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五個方面“抓落實、求突破”。

毫無疑問,這五個方面立足青島優勢特色,是青島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如果能抓實,并取得突破,那青島就擁有了進位趕超的底氣和實力。

01

建設工業強市突破口——

集群化、規模化、高端化、數字化

實體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工業一直是青島的特色所在、優勢所在。

過去,青島GDP排名靠前,工業居功至偉。如今,排名下滑,問題也出在工業上。

從規模看,2020年,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為9589.29億元;寧波為17608.6億元;無錫為18347.94億元。相去甚遠。

從對GDP的貢獻看,2020年,青島工業增加值3268.38億元,而寧波工業增加值為5045.6億元,無錫工業增加值為3968.80億元。青島比寧波少了1777億元,比無錫少了700億元,而寧波GDP僅比青島高出8.14億元,青島僅領先無錫30.08億元。

假設青島工業增加值達到寧波的水平,那青島的GDP將高達14177億元,超越寧波和天津,在全國的排名可以上升至第11位,距離前十僅一步之遙。

無論是筑牢全省的龍頭地位,還是在全國城中進位趕超,以工業立市的青島都必須加碼工業。

青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市、質量強市,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趙豪志指出,要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聚焦13條產業鏈,一手抓存量擴張、一手抓增量引進,推進產業集群化、企業規模化、品牌高端化、產業數字化發展。

產業集群,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力量。作為制造業大市,青島近年來涌現出一批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優勢制造業集群,目前,青島家電、軌道交通、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規模都超過千億元,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青島的產業集群無論是規模還是層次都還不高,還有不少產業集中在中低端,集群化是破題的關鍵之舉。下一步要加強延鏈、補鏈、強鏈,提高產業配套率,打造在全國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規模出效益,規模化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征。剛剛發布的騰訊年報顯示,2020年,騰訊營收總額達到了4820.64億元,相當于青島規上工業營業總收入的一半;凈利潤達到1598.47億元,是青島規上工業總利潤(531.6億元)的3倍之多。

目前,青島企業規模化水平還不高,“高峰”不高,“群峰”不多,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偏少,急需快速壯大企業規模實力。目前,青島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工業企業僅有兩家(海爾、海信),過百億工業企業也只有16家。

品牌興,則城市興;品牌強,則企業強。青島是聞名遐邇的品牌之都,涌現出以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等“五朵金花”為代表的青島制造業品牌族群,闖出了一條從品牌產品到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到品牌經濟的特色發展道路。應當進一步發揮好海爾、青啤等知名品牌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培育新一代“青島金花”,為制造業之都樹立更多金名片。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的雙重影響下,數字經濟顯現出巨大的生機,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引擎,成為引領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

因為錯過信息化和消費互聯網等浪潮,青島的產業層次和水平不高,打造工業強市必須用數字化為產業賦能,著力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要在平臺建設、產業賦能、場景應用和新基建上實現突破,確保青島工業互聯網在全國的領先優勢。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青島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工程,帶動整個城市數字化轉型。

02

建設創新型城市突破口——

企業、平臺、生態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中央將創新提到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四五”開局,科技創新被擺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青島的創新資源比較集聚,關鍵要促進創新資源更多向企業、產業集聚,轉化為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趙豪志指出,要在建設創新型城市上抓落實、求突破,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創新平臺作用和創新生態作用,促進創新資源更多向企業、產業集聚,轉化為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企業是最活躍的創新主體。在科技發展史上,很多科技創新成果是企業完成的,很多基礎研究上的創新,也是通過企業轉化為產品的。進一步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將更好為科技創新注入不竭動力。

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在提高科技總體實力、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未來,科技競爭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科技創新平臺上。

面向“十四五”,青島應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布局重大創新載體,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創建區域性創新高地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勇當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的“先鋒隊”。

科技創新是向未知進軍,需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因此,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要像培育花草那樣適時施肥、松土、澆水,為科技創新涵養良好生態。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03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突破口——

科研、產業、港口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青島最鮮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優勢。

經略海洋是青島開局起步的一張王牌。今年在山東省兩會期間,趙豪志在參加青島代表團審議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青島要重點在四個方面實現突破,其中一項就是“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3月5日,趙豪志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在參加互動交流時再次圍繞發展海洋經濟進行發言,細數青島海洋特殊優勢,提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青島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討會議上,趙豪志指出,要在加快發展海洋經濟上抓落實、求突破,發揮好海洋科研、產業基礎、海洋港口等優勢,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青島海洋科研優勢明顯:擁有涉海科研機構數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全職在青的涉海院士約占全國三分之一,這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

海洋科創平臺是科研資源、成果孵化轉化的匯聚地。應當發揮好這一優勢,加快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字號平臺建設,在透明海洋、超算中心、藍色藥庫等領域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打造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

發展海洋經濟,產業是根基。青島海洋產業體系完整,產值過千億的行業5個,涉海設備制造、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濱海旅游等在全國居重要地位,但總體實力還不夠強,急需提升,尤其是要做大做強海洋漁業、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濱海旅游等產業,提升涉海產業核心競爭力。

發展海洋經濟,青島還有一個重大優勢,就是港口。青島港是世界第6大綜合性港口,有世界最大的礦石碼頭、原油碼頭和全球領先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連續6年居全國港口首位。港口已經成為資源聚集的重要平臺,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青島應當發揮好港口優勢,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和航運服務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04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突破口——

大平臺、大通道、大市場

面向“十四五”,青島作為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開放仍是青島最大的機遇和優勢。

隨著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的特征更加明顯,必須更好發揮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作用,加快利用國際資源向內輻射,利用國內資源向外輻射。

趙豪志指出,要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上抓落實、求突破,鞏固和厚植開放優勢,構筑開放大平臺,建設開放大通道,開拓國際大市場。

目前,我國正在打造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和體系。青島匯聚了一批高水平、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包括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上合示范區、西海岸經濟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應當充分發揮其政策高地作用,勇于先行先試,著力推動制度創新,用制度型開放提升新一輪對外開放水平。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建設開放大通道顯得尤為重要。青島作為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在國家開放大局中應當更好發揮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作用,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要促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打造沿黃流域“出海大通道”,放大青島“雙節點”價值,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

青島海外市場廣闊,截至目前,青島全球貿易伙伴已經達到216個,幾乎覆蓋了世界全部經濟實體,年貿易額超過6000億元。應當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增強外貿主體能級,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出口與進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貿易與雙向投資、貿易與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05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突破口——

改善硬環境、提升軟環境

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管理和文明程度關系到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自2019年起,青島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經過兩年來的承壓奮進和協同作戰,青島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日漸完善,一批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啟動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提速增量,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還不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趙豪志指出,要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上抓落實、求突破,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事情做起,著力改善硬環境,持續提升軟環境。

近年來,青島一直在營造“讓老百姓心氣兒順、心氣兒高”的幸福氛圍,在努力提升城市硬件設施的同時,不斷打造更加充滿人情味兒的幸福軟實力。下一步,應當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市容環境治理、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道路擁堵和停車秩序整治、違法建設治理等領域打幾場攻堅戰,通過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營造城市軟環境,關乎人才的引進,關乎文化軟實力,關乎社會的發展。青島要重點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建設創業之城。

青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和運營模式,實現城市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約利用、市民方便宜居四個目標一個過程完成。

一個有溫度、有氣質、可閱讀、可觸摸的品質之城,將吸引更多城市合伙人,匯聚起城市前行的磅薄之力。

作者|沈默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牛年“第一會”強勢來襲!全國制造專家相聚青島,品牌之都再出發

2021-03-26    青報觀象山

最新消息!青島122個新冠疫苗接種點公布

2021-03-26    青島日報

青島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今天降雨結束 最高氣溫17℃

2021-03-27    青島新聞網綜合

年內竣工交付!青島這所“國字號”大學傳重要進展

2021-03-27    青島日報

H5|黨史上的今天:3月28日,發生了這些大事!

2021-03-27    青島新聞網

膠州東方醫院配套4條道路計劃4月中旬開工,9月竣工通車

2021-03-2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倒計時30天!上合博覽會籌備沖刺,將于4月27日-4月28日對市民開放

2021-03-2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山東青島:琵琶蝦上岸 嘗鮮正當時

2021-03-26    新華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阳信县| 博罗县| 威宁| 广安市| 秀山| 竹北市| 河曲县| 达拉特旗| 芜湖县| 紫云| 惠来县| 宜春市| 鄂伦春自治旗| 调兵山市| 若羌县| 祁东县| 山西省| 六枝特区| 万载县| 沐川县| 宁安市| 冀州市| 防城港市| 江北区| 手游| 蒲江县| 交口县| 博爱县| 张掖市| 五台县| 瑞安市| 长垣县| 普安县| 玛多县| 阜平县| 晋城| 辛集市| 山阴县| 星座|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