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再創新高 青島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達288億
青島新聞網1月22日訊(記者 劉倩倩)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達到288億元,較2019年增加13億元,同比增長4.9%,教育資金投入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市本級教育支出完成43.6億元,增加1.6億元,同比增長3.9%。
學前教育完成17.3億元 對區市給予綜合獎補
2020年全市學前教育完成17.3億元,較2019年增加0.6億元,增長3.4%。市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重點對區市給予綜合獎補,按照《青島市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要求,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機制,將區市落實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0-3歲嬰幼兒公益性早期教育、農村幼兒園保育教育、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以及信息化設備配備等情況進行績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兌現獎補資金4125萬元。
另外,為幫助青島各級各類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渡過難關,市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主動研究幫扶措施,提前撥付資金,緩解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周轉壓力。
加快財政資金撥付進度。4月份,市財政提前預撥各區市2020年上半年學前教育綜合獎補資金2062萬元,由區市統籌用于轄區內幼兒園疫情防控支出。同時明確,對于運轉特別困難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統籌使用該項資金發放幼兒教師工資薪酬。
及時出臺幫扶政策。會同市教育局、市國資委下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支持民辦幼兒園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對于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的幼兒園,免收停園期間房租;鼓勵具備條件且有意愿的民辦幼兒園申請轉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財政生均定額補助將從2020年1月起計算撥付。
將校外培訓機構納入涉企稅費優惠政策范圍。我市對注冊為企業、營利性的校外培訓機構和民辦幼兒園,按照國家、省市出臺支持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給予財稅減免、金融貸款、穩定就業、減免社會保險繳費等優惠政策支持。這些政策力度大、覆蓋面廣,對緩解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壓力起到積極作用。
會同發改、教育等部門下發《關于貫徹實施〈山東省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在收、退費政策中明確規定因公共衛生安全等不可抗力因素,政府有關部門要求幼兒園暫時停園(班)的,幼兒園應當按暫時停園(班)的實際天數退費,伙食費按兒童當月未進餐的天數計退。
基礎教育經費支出208.6億元 支持城鄉薄弱學校建造
2020年全市基礎教育經費(含特殊教育)支出208.6億元,市本級基礎教育支出16.7億元。
支持城鄉義務薄弱學校建設改造。堅持“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原則,繼續將城鄉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改造作為教育“精準扶貧”的重點,投入16.48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0所,新增學位1.27萬個,全面完成209所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投入64.84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0所,新增學位2.67萬個。
扎實做好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全部納入現行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全年共投入4.5億元,保障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全面助力突破平度萊西攻勢,全年共撥付平度萊西教育專項資金2億元,用于補助兩市教育發展、農村校舍改造和教師培訓等。
推進集團化辦學。會同教育、人社、編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意見》,采取“1+N+X”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支持成立青島一中、青島九中、青島實驗高中等65個優質教育集團,打破學校間、區域間、城鄉間的壁壘和界限,通過輸出優質校先進辦學理念、管理模式、精品課程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職業教育支出28.4億元 完善現代職教體系
2020年青島全市職業教育支出28.4億元,青島市本級職業教育支出13.4億元。
統籌職業教育發展經費。將職業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按照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撥款標準全額在預算內安排職業教育經費的基礎上,統籌各類教育資金支持職業教育發展。認真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規定,市、區(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照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統籌用于職業學校發展。對不舉辦職業教育的區(市),將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百分之三十上繳市級財政。
支持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建設。安排預算資金1000萬元,支持市屬中職學校與駐青及外地本科高校,聯合開展“3+4”工作,系統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目前,全市17所中職和5所本科學校參與“3+4”對口貫通培養試點。安排存量資金3000萬元,支持職業學院開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建設。
支持開展實施現代學徒建設。市財政安排專項經費支持試點單位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企業每接收1名學徒并經考核達到學徒培養標準,按平均5000元標準補助企業,推動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相銜接、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
出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根據《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2020年,我局會同市教育局等部門研究起草《青島市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方案從完善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建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等八個方面提出加快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具體措施,探索建立“基本保障+發展專項+績效獎勵”的財政撥款制度,鼓勵新建、改建和擴建職業院校主動申報地方專項債券。
高等教育支出15.1億元 做好共建高校資金補助
2020年全市高等教育支出15.1億元,比2019年增加7.4億元,增長95.4%。其中,市本級高等教育支出10.4億元,增加1.6億元,增長18.3%。
做好共建高校資金補助工作。2016年以來與我市簽署共建協議的高校,受國家融資政策變化影響,原擬通過設立教育基金籌措資金的路徑被叫停,改為由一般公共預算資金予以保障,2020年市級共安排6.5億元(含下達下級轉移支付資金),支持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哈工程青島創新發展基地、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典型青島國際科教新城等高校建設。同時,為支持康復大學建設,2020年市財政共安排資金16.4億元,其中,通過發行政府一般債券資金安排6.4億元、發行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安排10億元。另外,2020年市政府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簽署共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青島眼科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約定由我市為眼科學院基礎建設提供總額不高于2.5億元的資金支持。資金將從2021年起根據工程進度分年度將撥付高新區,超出部分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承擔。
做好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資金補助工作。按照《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意見》(青政發〔2016〕5號),2020年,市財政共補助同濟大學青島高等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研究院、北京服裝學院青島時尚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等7所研究院2300萬元。
做好高等教育資金績效評價工作。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相關要求,2020年,青島市財政局委托專家對2019年高等教育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開展了績效評價,重點關注駐青高校共建、服務我市產業發展重點學科建設、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運營資金補助和校區建設等方面工作開展情況,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政策調整以及編制2021年度部門預算的參考依據。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據悉,財政部門將繼續嚴格按照“兩個只增不減”要求安排落實教育經費,健全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強化市級統籌,重點支持平度、萊西等財力困難市、欠發達鎮和薄弱學校教育發展。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青島市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夯實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全面落實中職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鼓勵區市引建高等職業院校。支持駐青高校發展,鼓勵學校將優勢學科與青島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合理調整和配置教育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積極為青島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