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個! 青島市城陽區志愿服務中心今日啟用
城陽區志愿服務指揮中心。
青島新聞網1月19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劉藝璇)1月19日,山東省首個志愿服務中心在青島市城陽區百姓樂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一書兩傳”文藝進萬家、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關愛等首批50個貼近社區、貼近居民的志愿服務項目現場發布,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7支志愿團隊首批入駐志愿服務中心。
陽光之城,志愿之城,溫暖傳遞,活力迸發。作為規范提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水平的重要創新舉措,城陽區志愿服務中心集“指揮、培訓、展示、服務、孵化”等功能建設于一體,是城陽區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志愿服務“滴滴”模式等的樞紐指揮中心,是探索形成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城陽路徑”,并促進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的“文明大腦”,是久久為功打造“全民志愿·陽光城陽”品牌的重要支撐。
志愿服務是提升人的素質、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城陽區大力推進“陽光城陽”建設,集聚陽光正能、彰顯陽光溫暖特質的陽光志愿者成為推進“陽光城陽”建設的生力軍,有力地促進了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目前,全區共有志愿服務團隊660余個,注冊志愿服務組織近400個,引進社會組織80余個,注冊志愿者達9萬余人。
城陽區志愿服務中心撒沙啟用儀式(圖片來源:鐘玉先)。
文明實踐挺進縱深
促進全區志愿服務供給側改革和供需有效對接
城陽區志愿服務中心啟用后,與已投入運轉的城陽區新時代結婚禮堂、百姓樂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廣場等毗鄰,各功能主體遙相呼應、深度聚合。將與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志愿服務“滴滴”模式互為補充,促進全區志愿服務供給側改革和供需有效對接,真正形成部門“主建”、實踐中心“主戰”、宣傳部文明辦牽頭抓總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格局,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據了解,自被確定為全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區以來,城陽區按照“一三五七”工作思路,以“陽光城陽”建設為抓手,以服務百姓民生、助力社會治理為著力點,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初步探索形成了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城陽路徑”。2020年3月份,中央文明辦對城陽區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進行剖析調研,中宣部《宣傳工作》刊登城陽區文明實踐典型經驗做法。疫情期間,組織發起了陽光城陽·全民戰‘疫’”志愿服務行動,3.4萬名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文明實踐的“成色”在疫情中經受了考驗。
城陽區志愿服務中心。
全民志愿邁向新高
15分鐘志愿服務圈,家門口的志愿服務朋友圈
據介紹,志愿服務中心啟用后,將為廣大志愿服務團隊和志愿者搭建起集注冊登記、協調指導、項目展示、培訓管理、孵化交流、褒獎激勵、技術支持等于一體的區級志愿服務大本營,打造出門可就的“15分鐘志愿服務圈”,促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特別是對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和志愿服務“滴滴”模式的綜合指揮、調度,能夠實現志愿服務供需及時、精準、有效對接,從根本上增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權威性、吸引力。此外,線上線下積分超市的使用,能夠調動起廣大志愿者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助力打造“全民志愿·陽光城陽”品牌。
志愿服務讓文明之光更加閃耀,活動現場,市委宣傳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處處長蔡小光為志愿家庭代表頒發證書,城陽區政協副主席張玉良為志愿服務項目助力單位授牌,城陽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焉峰為首批入駐的7支志愿團隊授旗。
志愿服務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作。未來,城陽區將著力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可推廣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把社會的力量引導好,把黨員的力量發揮好,把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為志愿服務的基本職責,使志愿者年齡層次更加豐富、人員構成更加多元、服務觸角更加廣泛而深入,緊緊圍繞群眾最現實、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開展便民利民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