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申同潮·同頻共振】藍恭璀:助力青企從"要我上市"變成"我要上市"
【編者按】今年以來,青島分批選派干部前往上海,聚焦資本金融、航運貿易、高科技服務、文化旅游、商務服務五大領域,深入一線找差距,力求解碼上海的成功基因,為同為濱海之城的青島注入新的活力。
體悟上海,感受上海。恰逢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青島新聞網記者采訪到部分我市第二批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聽他們講述“我眼中的浦東30年”。
【青島新聞網原創】
(記者 劉倩倩 徐斌)
“在浦東拜訪了十幾家機構,感受最深的就是企業家非常開放,意識超前,同時,從業人員從領導到職員都非常好學、專業。”青島第二批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即墨區地方金融監管局任黨組成員、副主任藍恭璀如是說。
在青島,藍恭璀主要負責駐青金融機構的協調服務,助推企業上市掛牌等。此次上海之行,他的實訓單位是上海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在公司綜合金融部和所屬子公司——申銀萬國智富投資有限公司,他主要負責外聯金融產品、企業上市、發債、場外期權等工作。藍恭璀說:“這對我而言,既是學習的機會,也是挑戰。”
藍恭璀在實訓單位。
浦東30年 每天都在求新求變
數據顯示,30年來,浦東以全國八千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全國八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誕生了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家外商獨資公司等一系列全國第一。
兩個多月的實訓,也讓藍恭璀感嘆,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不無道理。“2019年浦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34億元,其中僅現代服務業實現9844億元,占比高達77.3%,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在實訓單位,藍恭璀和同事們一起,每天8:30開晨會,研究期貨行情、走勢,每天下午3:00學習期貨專業知識,天天如此。拜訪過十幾家機構之后,他感觸最深的,依然是從業人員的好學與專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堅持專業化的精神”,成為浦東留給藍恭璀的第一印象。
藍恭璀(左二)在實訓單位。
企業家的開放包容以及超前的意識,同樣讓藍恭璀印象深刻。他舉例道,在企業上市方面,上海的企業已不需要依靠政府加大培訓、做深入的思想工作,才考慮上市,企業對上市的重要性認識非常到位,已經從“要我上市”轉變為“我要上市”。
“在浦東,政府的每個部門都是企業的‘服務員’,而且這種服務是實實在在的‘真服務’,是深入骨髓的。”藍恭璀說,這種深入骨髓的企業服務理念,隨處能感受到。他談到,自己實訓的企業上海申銀萬國期貨公司,企業在享受落戶補助、人才補貼、企業所得稅返還等優惠政策時,只需通過網絡提報材料,政府明確審批時限,資金都能在及時到達,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此外,浦東敢為天下先、求新求變的精神同樣讓他感動。為什么“同樣的政策只要給浦東,浦東總是會做得最好”?藍恭璀說,他在實訓過程中,也是真切感受到,浦東在不斷求新求變中實現自我超越和嬗變。他總結到,因為市場環境每天在變化,企業每天在變化,好的營商環境要不斷適應變化,才能滿足需求,因此唯有不斷變化才是永恒的,浦東開發開放30年,每天都在求新求變,浦東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也是不斷求新求變的結果。
藍恭璀(右三)在實訓單位。
讓好的上海經驗在青島生根發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藍恭璀說,作為在財政金融崗位上工作多年的基層干部,他也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成果總結了一些助力青島發展的可借鑒經驗。
“首先是要學習浦東那種專業化的精神。”他說,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作為一名基層金融干部,只有真正把金融研究深研究透,做行業的專家里手,才能站在金融的最前沿,為政府做好金融工作提供最精準、最專業的服務。
其次,自己也要轉變觀念、意識,讓企業上市等成為一種自覺行為。作為一名金融干部,在企業上市等金融工作方面,要和企業家一起努力破解觀念、意識等阻礙上市的瓶頸問題,通過進一步激發企業上市的主動性,使青島的企業真正變“要我上市”為“我要上市”。
藍恭璀分享實訓經驗。
另外,要發自內心地為企業服務,“讓企業家舒服是我們的職責”。“小政府、大企業”,藍恭璀表示,要從骨子里真心實意地為青島企業做好服務工作,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使來青島的企業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此外,還要突破思想桎枯,敢為人先,求新求變。藍恭璀談到,要學習浦東敢于“向前看”的創新發展精神,勇于創新,敢于擔當,悟深悟透浦東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經驗做法,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以創新服務的意識,讓浦東經驗在青島“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