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經濟圈五市政協主席齊聚青島,一起議了這些大事情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日訊 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智能音箱定制臺前,青島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楊軍斟酌片刻后,寫下了“膠東兄弟”四個字,十分鐘后,這四個字經由生產線上的自動化設備鐫刻在了一個小巧的音箱上,引來大家的一致“點贊”,這是12月1日膠東五市政協主席率隊在西海岸新區考察調研時的一幕。
12月1日至2日,膠東五市政協聯席協商會議在青島舉行,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政協主席先后來到中德生態園被動房技術中心、海爾卡奧斯平臺、中德商通、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考察體驗。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膠東五市政協圍繞“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建設”進行交流,這也是自2020年年初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后,膠東五市政協系統首次召開聯席會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集群成為區域性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和必然趨勢。
膠東五市位于山東半島沿海地區,對外有著開放的天然優勢,是山東最具發展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擁有3200萬人口、3萬多億元GDP、15億噸的港口吞吐量;對內則是地緣相親、文化相近的“兄弟城市”,有著天然的一體化發展基礎。在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的大框架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不僅關系到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關系到中國北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膠東五市有實力有責任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中當好先鋒。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編制“十四五”規劃、謀劃青島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膠東兄弟”在青島相會,共商大計,共謀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市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具有聯系廣泛、人才薈萃的優勢。煙臺市政協主席朱秀香表示,膠東五市政協聯席協商機制的建立,不僅有助于發揮政協職能優勢,匯集各市資源,形成良好的協商成果,為黨委政府正確決策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又為膠東兄弟城市搭建了協商議政、溝通交流的平臺,必將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五市政協圍繞“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建設”等議題進行了專題協商,并在會上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建議報告》和《關于成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的建議報告》。
編制好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十四五”規劃,需要根據山東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牢牢抓住“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個核心,著眼于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空間布局、產業創新、對外開放、海洋經濟、生態治理、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融合發展、協調共進,推動膠東五市合作向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范圍發展,努力把膠東經濟圈打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的戰略支撐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
膠東經濟圈要發展成為我國北方“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的城市群,需要提升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能級,強化中心城市在推進區域一體化工程中的核心帶動作用和內生驅動功能。誠然,要素資源具有趨優避劣的特性,這會不會導致優質資源集中流向某一個城市?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一體化發展并沒有導致上海周邊城市資源“蜂擁而至”,而是形成了以上海為核心,城市間相互往來、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局面。
大家建議,依托中心城市功能較強大、城鎮體系較發達、道路交通較通暢的優勢,發揮青島作為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優勢,支持以青島為中心,建設現代都市圈,使膠東經濟圈邁入全球、全國城市體系的更高層級,以更好地履行國家使命,帶動服務區域發展。這一建議,得到了濰坊市政協主席蘇立科的“力挺”。他說:“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必須發揮以青島為龍頭的作用,強化區域間協同聯動,加快互聯互通的步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確立了整體架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設需要更加明確的規劃。
威海市政協主席高旭光認為,當前,阻礙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主要癥結在于人才、技術等要素市場分割、流動效率不高,這就需要我們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以市場和制度一體化,從稅收政策、基礎設施、人員貨物往來等層面破除要素流動中隱性和顯性壁壘,避免“聽得樓梯響,不見有人來”的困境,從而實現“人盡其才,貨暢其流”高效配置。
未來,城市間的“分與合”將不再依賴于行政手段的調控,而更多源于市場的選擇,落實一體化發展機制,亟需一個強勁的發展引擎以實現資本間的有效互動。
根據山東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做優做強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要求,為更好發揮區域股權市場作用,服務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五市政協聯合提出成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的建議:依托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圍繞中小微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發起設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運用金融科技力量整合金融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服務能力、優化資本配置,重點打造“1個平臺”實現“10項功能”,全力為膠東五市構建要素齊全、平臺化、生態化的一站式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重點做好中小微企業資本市場服務。
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建成后,將實現股份公司股權登記托管服務功能,形成“企業儲備庫”;實現金融、類金融機構股權登記托管服務功能,構建“金融股權池”;實現金融科技綜合服務功能,梳理“企業靶向標”;實現基金綜合服務功能,匯聚“機構投資者”;實現上市掛牌培育功能,打造“上市孵化器”;實現投融資對接服務功能,打造“融資滴灌渠”;實現規范化改制服務功能,打造“規改助推器”;實現綜合培訓服務功能,打造“資本提升營”;實現路演推介展示功能,打造“云上路演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功能,打造“信用聚能環”,將著重在規范、培育、孵化上下功夫,旨在給予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的同時,挖掘企業成長的內生動力,助力企業借助資本市場規范發展、做大做強。
除此之外,五市政協還圍繞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十四五”規劃進行了議政建言。
大家認為,膠東經濟圈地處山東對外開放最前沿的膠東經濟圈,是海上絲綢之路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交匯的關鍵區域,也是沿黃(黃河)省份和上合組織國家主要的出???,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山東半島國家創新示范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多個國家戰略在這里疊加實施,使得膠東經濟圈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對外開放的領頭雁。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應聚焦國家戰略,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新高地,發揮空間規劃功能,構筑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多中心網絡化發展空間,堅持交通一體化先行,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協同互助、優勢互補,建立產業創新共進機制,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共享資本市場資源,發揮膠東海洋優勢,建設海洋經濟合作共同體,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打造聯治共保的生態圈,打造智慧膠東經濟圈,搭建大數據共享共建平臺等。
“一體化”不是將5只大船綁在一起,而是希望依托兄弟城市之間人文、地理、產業等方面的互補性與相似性,通過要素資源有效流動和產業鏈集聚共同打造一艘揚帆出海的巨輪。只有各城市密切合作、協同聯動,一體化才能行穩致遠,凝聚“膠東兄弟”的強大合力。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